近日,武汉某教育论坛的一则帖子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一家长让8岁的女儿独自往返废品回收站5次,耗时一个小时,挣了 16.70元,孩子累了一身汗,吃了两碗米饭。事情的起因竟是女儿误点了手机收费项目,被多收了15元。
网帖:家长罚孩子卖废品还钱
13日,网友“叶舞清风”发表了帖子《娃娃受训记——做事不仔细的代价》,“叶舞清风”称,上周日,她把8岁的女儿教育了一番。她说,之前多次跟孩子讲过,不要乱点手机点播项目,结果孩子没做到,因此被多收了15元,于是在她的要求下,孩子不得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达成一致:孩子把放在阳台上的报纸杂志等废品拿到收购站卖到15元,再弹半个小时的琴,之后做10页作业。
去废品回收站要经过一个十字路口,因为车辆很多,“叶舞清风”一直看着女儿过马路。天气闷热,往返5趟后,女儿早已满头大汗,但废品却卖了16.70元。
昨日,记者联系上该家长,现实中的“叶舞清风”姓陈,家住汉口。陈女士说自己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对于奖惩一直很分明,“我一般会建立规则,第一次、第二次孩子犯错,只是口头提醒她要注意,如果第三次还犯的话,就按事先约定的方法处理。”陈女士说,在惩罚孩子之前一定会事先告知哪些事不能做,不然会受到怎样的惩罚等等,这样孩子才会心服口服。对于罚孩子卖废品还钱一事,陈女士表示本来只是打算让孩子弹1小时琴外加做一本作业,因为意识到弹琴和做作业不能以“惩罚的内容”让孩子完成,所以决定让孩子卖废品还钱,希望以此让孩子明白:做事不仔细,造成的后果要自己承担。
调查:如何教育孩子成普遍难题
此帖子一出,立刻引发网友热议,有拍砖的——网友“远远妈”说,用这种方式来惩罚孩子,恐怕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孩子做错了事,要区分对待;也有称赞的——网友“清淡如荷”说,这种教育方法实在是高,估计孩子会牢记这次经历的!但更多的网友则质疑这种方式究竟效果几何。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家长也有着同样的困惑:孩子做错了事,究竟该如何教育?
家住武汉工程大学的徐女士说:“小孩在鲁巷小学上二年级,不喜欢做作业,有时为了激励他,准许他做完作业后看电视,但是他宁愿不看电视也不做,真拿他没办法。”家住新洲车站路的万女士,女儿即将升入高三了,为了掌握女儿的学习状态,她甚至瞒着丈夫给女儿配了一部手机,趁着晚上的时间母女俩交流沟通,“女儿有点小性格,初中时因为换了一个不是很喜欢的老师,还曾跟老师对着干。”谈及此事,万女士一脸无奈。采访中记者发现,更多的家长则是以激励代替惩罚,考好了奖励几百块钱或者出去旅游成为常见的方式。
专家:挫折教育可取,但要注意分寸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乔新生教授认为,以前中国的教育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丢了”,一直以来都是重知识,轻道德,因此现在急需上好“挫折教育”这一课,他认为陈女士的做法很好地实践了“挫折教育”的理念,通过让孩子卖废品偿还点击手机收费项目的费用,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学会自立,又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但他同时强调,“挫折教育”一定要拿捏好分寸,选择适当的方式,在教育中尤其要注意安全。(楚天都市报 见习记者余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