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俞立严 邹娟
仅有六成上海学生能听说沪语,不足一半的学生认为上海是“自己未来的理想归属地”,这是昨天在上海社科院召开的成果发布会上,由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作的《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情况最新调查报告》中给出的最新数据。
上海话受到普通话挤压
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在上海市中心、近郊和远郊三个区分别抽取了21个小学班级、24个初中班级,对全体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发现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比如,很多学生,甚至本地出生的学生也听不懂上海话。
调查显示,当前上海中小学生的日常习惯用语为普通话,沪语则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即使上海本地出生的学生,也只有60%左右能完全听懂和会说上海话。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外来学生更是有超过半数习惯说老家方言,其次为普通话,最后才是上海话;而上海本地学生中,平时习惯说上海话和普通话的大约各占一半。
主持该调查报告的副所长周海旺研究员介绍,当前上海中小学生的父母的主体为“70后”和“80后”,这些父母已经主要开始说普通话,在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中,上海话势必会受到普通话的挤压。“此外,当前的学校教育普遍不具有‘沪语教育’意识。如今授课语言是普通话,同时也缺乏专门的‘沪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周海旺说。
女生比男生更愿去国外
此次调查还发现,学生对长大后的职业发展意愿,越是高年纪的学生越是迷茫,有比例很高的本地初中学生以后想到国外学习发展。
调查表明,学生选择今后“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比例最高,为39.7%,其次为“去国外”,为22.6%,选择到其他城市的为9.1%;选择“回老家”的比例最低,仅占6.4%。其中,上海本地学生对上海的归属感最为强烈,选择“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本地生比例高达46.6%,且基本不考虑去其他省市。而外地生的地域归属感相对淡薄,在被问到“长大后最想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时,选择“还说不清”的人数高达25%。
另外,上海本地生也比外省市学生有更强烈的出国意愿,选择“去国外”的本地生为26.8%,远远高于外地生的18.3%。而男女生之间,女生明显比男生更愿意去国外生活,选择“去国外”的女生占比重25.3%,总体高出男生5个百分点,这种差距在上海本地学生中尤为突出,上海女生选择去国外的占到30.4%,而上海男生仅为24.2%。 女生平均成绩超越男生
周海旺介绍,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上海中小学生中,女生几乎每门课的平均成绩都要高于男生。特别是在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这7个年级段中,女生的各科平均分数皆高于男生,平均分值相差在3分左右,除了学业,男生在体质、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也都落后于同龄女生,形成“男孩危机”现象。
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上海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分析他们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外来少年儿童融入上海提供决策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