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 萌
“天黑了,小鸟回家了,鸟妈妈在对小鸟说什么?”这是一道小学作业题。12岁女孩乐乐(化名)写下这样的答案——鸟妈妈对小鸟说:“以后我出去打工了,你要自己找东西吃。”“我知道了。”
“幸福”的反义词是什么?乐乐的回答不是“悲惨”,而是“贫穷”。
近日,在长沙打工的网友“身份证实名刘志祥”,将在老家常德桃源县读小学的女儿的作业发在微博上,立即被众多网友转发,引发人们尤其是打工一族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思考:留守孩子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回答,为何会认为鸟妈妈会外出打工?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是不是只给孩子寄点钱就行?是不是应该尽量多与孩子联系,多关心孩子?是不是该尽量多回家看看孩子,陪陪孩子?
孩子的作业
让铁打的男儿留下心酸的泪水
网友“身份证实名刘志祥”的真名是刘明。他是长沙农民工们精神家园“草根之家”的创办者,也是湖南省2011年“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工”。
今年35岁的刘明是桃源县人,17岁便开始了打工生涯。和妻子结婚后,夫妻两人常年在外打工,女儿乐乐不到1岁就开始“被留守”,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
“女儿5岁之前,我们每年只有过年才回去一次,有时候假期会接孩子出来。”刘明告诉记者。2006年,他离开广东去了杭州,与朋友合伙创办农民工组织“草根之家”。妻子则一直在广东江门市工作,现在是一家足浴连锁店的管理人员。
去年下半年,喜欢“折腾”的他回到长沙,在长沙县泉塘社区创办“草根之家”长沙工友俱乐部。“一方面想为家乡的工友做些事情,另一方面也想离家近一些,多点时间回去看看孩子和父母。”一家人继续着三地分居的生活,为此,妻子对他颇有怨言。
一转眼,女儿乐乐已经12岁了。这几年来,何时团聚、如何团聚的问题,他和妻子从未停止过讨论。
最近,刘明回家探亲,在女儿的作业本上看到了她答的两道题目,让孩子不再留守的问题变得前所未有地迫切和重大。“女儿在一道看图作文题中写下‘鸟妈妈对小鸟说,以后我出去打工了,你要自己找东西吃。’看到这里,铁打的男儿也留下了泪水。”他在微博中说。
而另一道题目则更让刘明担心。在一道填写反义词的题目中,女儿认为“幸福”的反义词是“贫穷”。
“回家探亲的我又急又惊又愧又悔又悲,赶紧让孩子改了答案,写‘悲惨’。‘幸福’的反义词是‘贫穷’吗?留守孩子这样理解‘幸福’与‘贫穷’,该如何是好?”刘明的微博在很短时间内被转发400多次,评论近百条。
父母的犹豫
是不是该放弃打工回家了?
“可能在她看来,爸爸妈妈是因为家里没钱才出去打工,导致不能和她在一起。如果有钱了,就不用出去,一家人就可以在一起。这可能就是她理解的幸福吧。”刘明试图和女儿沟通,努力引导她去理解“幸福”和“贫穷”的关系:有钱不一定就幸福,贫穷也不见得是坏事。他不希望孩子在物质方面过于攀比,“我觉得吃点苦对孩子成长有好处。”
其实,刘明的家庭并不算“贫穷”。刘明的哥哥和嫂子在广东打工,前几年在镇上买了一套房子。两位老人都已脱离农村,住在哥哥家,负责带刘明的女儿乐乐和哥哥5岁的儿子。兄弟俩每个月都寄生活费回家,客观地说,孩子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他对女儿会给出这样的答案感到很意外,“我们多次在家里讨论房子的问题,也许她认为爸爸妈妈还没有足够的钱来买房子,还要出去打工,所以还是没脱贫吧。”
“这件事对我们触动特别大,强烈地感觉到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孩子慢慢长大了,老人一天天老去,家里越来越需要我们了。”以前老人很支持儿子儿媳出外打工,近两年,刘明的父亲生了一场病后,时常念叨着他们回家。刘明和妻子商量,准备让她辞了工作回家。
“她现在还在挣扎,毕竟奋斗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了点成绩,不想放弃。”刘明说,妻子事业心很强,要做出这个决定,对她来说确实非常不容易。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影响大
为了验证此事,近日,记者在两所农村小学做了这样一个测试:幸福的反义词是什么?在留守儿童比例达近30%的某乡镇小学六年级,学生们给出的答案有“悲惨”、“痛苦”、“孤独”、“孤单”、“贫穷”;在另一所只有7名学生的村小中,一二年级的学生认为是“孤独”、“哭泣”、“伤心”、“寒冷”,一些还不会用词语的孩子用具体的事例来描述“幸福”的反义词:“没有人陪着玩”、“找不到玩具”、“作业不会做”……
孩子们为何会给出这样的答案?记者分别采访了长沙市心理学会亲子专家刘立京和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聂茂。
“人的认知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的过程,而少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接受认知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认知主要来源应该是家庭,特别是父母和家人的引导。由于留守儿童平时跟父母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不多,他们会把父母的一些话语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当出现某些场景时,自然而然将父母说过的话第一时间反应出来。”刘立京分析说。
聂茂曾经带领团队,历时两年多,辗转于湖南、安徽、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农民工大省,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过深入调查,写出报告文学《伤村: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忧思录》。通过问卷调查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对留守儿童来说,最首要、最大的问题就是情感缺失,简单地表现为“想父母”。当父母无法满足其情感需求的时候,就算是村里的几只小羊羔,也能成为孩子的情感依赖。
在聂茂看来,乐乐能给出这样的答案其实不是坏事,“恰恰说明这个孩子非常懂事,12岁的孩子,对外界的感觉如此灵敏。”聂茂想起不久前接触过的另一个案例:汨罗一名留守儿童,父母第一次外出打工时,哭得很伤心;第二次离开,出门去送;第三次,第四次……不哭不送,仿佛与自己无关,已经麻木了。
“孩子心里对父母的感情逐渐淡化了,甚至有些孩子会通过自残的方式引起父母关注。这些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安全感,渴望家庭的安全感。”聂茂说,“认为‘幸福’的反义词是‘贫穷’,其实是点到了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周围的邻居、老师、同学可能会经常提到打工和赚钱的话题,强化了孩子对贫穷的认识和感受。12岁的孩子有这样敏锐的感受能力,懂事得让人揪心。”
观点PK 过于强调“留守”的概念有无必要?
如同“农民工”一度成为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群体一样,“留守儿童”总会时不时成为焦点,特别是每当发生一些极端案例后,政府、社会、媒体、学术界等各个方面一拥而上,掀起一阵近乎狂热的关注、讨论、研究、思考:亲情缺失、安全缺失、教育缺失、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真的有那么多问题吗?
“一说到留守儿童,很多人都会说出一大堆问题来。我不这样看。我们这里算是偏远的农村,留守儿童与和非留守儿童相比,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相反,留守儿童还表现出了坚韧、坚强、自理能力强等品格。当然,也有个别留守儿童有着孤僻、冷漠、任性等性格,但那只是个案。”湘西自治州古丈县红石林镇中心完小校长向圣云认为,就他的观察而言,留守儿童对外界给予他们的这种身份定义其实没什么概念,“他们觉得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很正常,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该学区内共有450多名学生,其中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132人,占近30%。
而刘明担心的正是这种习以为常,“在孩子的思维模式中,提到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打工’,好像建立了一种天然的联系。”在“草根之家”,有个20岁出头就出来打工的女孩,就是从小习惯了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自己也慢慢变成了到处漂泊的打工族,接受了这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刘明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入这种模式。“即使孩子没有明显的心理问题,也不想让她认为父母在外打工是一种常态,误以为自己天生就应该在这样的家庭中,在这样的生活中。”
“这绝对不是个案,通过我们大量的走访调查发现,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必须引起重视。”聂茂说,最近几年,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相关职能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他也看到很多改变。“还需要更大的力度,我们还在进行新的研究。”他说的“新研究”,是针对城市流动儿童的调研。与“留守儿童”相对应,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带在身边打工,流动儿童群体也存在很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专家建议 尽量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联系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就是父母亲这个角色的陪伴。父母如果不能经常回家,就要多和孩子保持联系,询问孩子的近况,教导孩子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事情的方法和能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存在。留守儿童家庭的看护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加强与学校的互动和沟通。”刘立京建议,现在通讯手段很丰富,照片、视频、书信、电话等都可以利用起来。
“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双亲都外出打工,父母亲留一个在孩子身边会好很多。”聂茂希望,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家庭越少越好。很多父母口口声声向孩子允诺,打工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未来,却没有认真想过,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那样做的代价是不是太大?“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和温暖的家庭,才是真正的幸福。”而且,作为中年人,本应承担起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义务,而不仅仅是寄钱给家里,让本该安度晚年的老人承担起监护孩子的责任。
“总而言之,这个问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联合起来,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尽可能多做事,做实事,并联合学校、家庭,下大力气,只要做到了,就会有改变,就会有收获。”聂茂充满信心地说。
相关链接
近三成农村儿童属“留守”
和逐年增长的外出务工人数一样,留守儿童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留守儿童集中在中南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占全国的52%。
据湖南省妇联统计,截至2010年底,湖南有240万15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总数的27%,占全省儿童总数的18%。长沙市妇联组织的一次调查显示,长沙市农村乡镇1310所中小学校共有留守儿童(学前班至初中)13.4万余名,占在校学生的30%。其中宁乡县留守儿童的比例较高,望城等地比例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