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 答:“我不会让梨。”日前,上海一名小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因这一回答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叉。此事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热议,赞成者有之,更多的人则感叹:在“孔融让梨”的故事被写入课本多年终成不容置疑的标准答案后,学生在考试中再也没有了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权利。
一辩:“不让梨”,真实想法不容表达?
正方:“不让梨”恰恰映照出了可贵的诚信
徐思洋(化名,中关村中学学生):我非常欣赏那名回答“不让梨”的小学生。他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种诚实的精神难能可贵,甚至让很多时候的我们感到汗颜。很多人说,“不让梨”就是缺乏谦让,但是我认为如果他违心地选择“让梨”,那么他捡到了所谓的“谦让”,却失去了同样重要的诚信。
每次考试,老师都教育我们考试不能作弊,说这是关系到诚信的大问题。如果他为了迎合老师的意图,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回答问题,这与考试作弊本质上又有何区别呢?而且,事实上这也是一道带开放性质的题目,应该遵从“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的原则。学生回答“不让梨”,我们顶多批评他道德境界不够,但就答题本身,又有何错呢?
反方:考的不是“让梨”,而是“谦让”
刘萍萍(丰台区某小学学生家长):如果我的孩子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选择“不让梨”,我会狠狠地批评他。我支持老师在这个答案后面打“叉”。这个“叉”不是打给试题本身,是对他这种缺少谦让意识的批评。
现代社会,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在大人们的庇护下如“小皇帝”、“小公主”般地成长,早已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意识。因此,强调“谦让”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便显得尤为重要。我想,如果这名学生受到了良好的“谦让”教育,答题前就肯定会想到这点。当然针对这次考试,我建议老师在考后主动找这名学生沟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让他知道为什么给他打“叉”,这也能消除掉一些误解。
二辩:道德教育也是考试的功能之一?
正方:“寓教于试”是最好的方式
李老师(朝阳区某中学教师):说实话,我觉得现在可能最委屈的就是出这道题的老师,他本想通过考试的形式巩固学生对于“谦让”这一美德的认识,结果却反而遭到如此多的争议。其实,几乎在每所学校,每学期的教学会议上,相关领导都会强调,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就目前而言,我认为“寓教于试”是实现这一效果的最好方式——考试能让人记得更牢。
许多人说,思想道德课和语文教学应该分离,其实这两者是无法完全脱节的。人要有抑制力,有是非观,懂得谦让和礼貌。就这点而言,这道题目无可厚非,因为题目本身就包含了对孩子是非观的培养和引导,和教人说谎根本无关。
反方:为迎合考试违心作答才可怕
杨女士(北京大学在读研究生):我认为开展道德教育不应该由考试这种形式来实现,因为考试无法反映学生的道德素质。在现有的应试教育状况下,几乎所有的学生在面对这样的一道考题时,几乎会一致地选择“让梨”——因为这样能得分,而不管他们内心到底是不是“一把抢过最大的那个”。
对于那个回答“不让梨”的学生,可能经历了这次以后,他就知道以后在考试中需要迎合老师回答,而不再遵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这是最可怕的。其实就考试而言,题目的解答有对有错;在道德的考量上,每个人的表现也有高有低。但那个老师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将题目的“对错”和道德的“高低”挂了钩。
三辩: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已经过时了吗?
正方:现代社会,传统美德更不能丢
侯正方(教育学博士):小学生的回答本身没有错,我们应该鼓励这样敢于说出自己心里话的孩子。但是就孩子的回答反映出来的当前青少年“谦让”意识淡薄的现象,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现代社会,传统美德更不能丢。
当前,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给孩子,孩子提出的物质要求也几乎一概满足,长此下去孩子就不知道什么叫做“谦让”,也就难怪面对“让梨”他会毫不犹豫地写下“不让”,并且认为自己没错。是啊,可能在家里,他想让都不知道让给谁。这种“谦让”意识的缺失会导致孩子互助精神的缺失,甚至会影响以后工作中开展团队合作,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更严重的是,传统美德的丢失会带来国家文明的断层,甚至古老中国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会终结,这是最可怕的。
反方:传统美德也应与时俱进
刘淑霞(教育学博士):首先我对这名小学生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他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声音。我看到网上由此展开的各种争议,认为老师判卷没错,德育和教学无法脱节;认为德育应当在生活中教导的,都有。
对于不少人提出现在传统美德教育缺失的看法,我持不同意见。我认为传统美德在新形势下也应该与时俱进。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如果过分对孩子强调“让梨”,会消磨他的竞争意识,这无益于他的成长。我认为对孩子最合适的教育应该是“绅士教育”,即在自己能把握,“可以吃到口味不错的梨”的情况下谦让,但同时也要牢记权利概念,是自己的“梨”决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