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灵)4月18日,本市首个在中学设立的少年新闻学院在十一中学挂牌成立。本报主要负责人李洪洋在成立仪式上接过聘书,获聘为学院荣誉院长。少年新闻学院的成立将为该校学生搭建一个沟通社会、学习新闻知识、培养职业素养的平台。同时,本报作为少年新闻学院的实践基地,将面向十一学校的学生们开放,为他们学习新闻采访提供指导。
六大学院培养“小院士”
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介绍,成立新闻学院的想法来自学生们的提议。
“办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将学生社会化。”李校长说,要让学校成为一个社会,丰富每个学生的体验,只要是学生喜欢、感兴趣的,学校都会大力支持。一个月前,几位学生找到校长,请求他为热爱新闻的同学提供一些培训的机会。在学生们的倡议下,少年新闻学院应运而生。
目前,在十一学校活跃着大大小小的学生社团近200个,除了文学社、动漫社等传统的学生社团,学生们还组建了广告公司、风投银行、消费者协会等。同时,针对一些有志于专业研究的孩子们,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学院,如少年文学院、少年科学院、少年社会科学院、少年工程学院、少年心理学院,加上新成立的少年新闻学院,十一学校已有“六大学院”。活跃在学院里的成员都叫“小院士”。
联手媒体助学生成才
在李校长看来,学校的活动一定要与社会结合,通过社会资源的介入拓宽学生的视野。少年新闻学院的成立亦是如此。于是,他找到了京华时报主要负责人李洪洋,邀请他担任十一学校少年新闻学院荣誉院长。
为何选择与京华时报合作?李校长表示,京华时报是一张很大气的报纸,它的新闻性很强,对社会热点、教育问题的反映敏锐。如果热爱新闻的孩子们能有机会得到这个优秀团队的指导,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十一学校的邀请,李洪洋欣然接受,他来到十一学校接受聘书,并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讲座,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李洪洋表示,少年新闻学院成立后,京华时报将成为学院的实践基地,邀请学生来报社参观交流、担任实习小记者等,为热爱新闻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
■花絮
小记者采访“老记者”
“李老师您好,我是学生电视台的小记者,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刚到十一学校,李洪洋就被学生小记者给拦住了。一位是有着丰富采编经历的老记者,一位是稚气未脱的小记者,一“老”一“小”两位记者展开了一场有趣对话。
小记者叫李筱佳,是十一学校学生电视台的记者。她告诉记者,得知京华时报负责人李洪洋老师要来学校的消息后,她便和校电视台的伙伴们开始准备这次专访。为了让提问更专业,她上网查资料,甚至还去了李洪洋的微博找线索。对话中,“如何应对网络时代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如何提升报纸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这些颇有专业性问题的提出也得到了李洪洋的赞赏。
采访结束后,李洪洋盛情邀请李筱佳去京华时报参观,去看看真正的记者如何采访。得到这一邀请,李筱佳高兴地蹦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