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丽)本报近期刊发的征集新儿歌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大家通过各种方式向本报表达了支持征集新儿歌的强烈意愿。同时,各界人士也纷纷表示,要想创作出新儿歌,必须要净化社会大环境,创作者要走进儿童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减少儿歌中的“教化”内容,创作出反映儿童真实情感的新儿歌。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顾问蔡景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征集新儿歌可以改善目前新儿歌欠缺的现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关心、关注儿童教育。原中国记协新闻发展中心主任、现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大龙称,征集新儿歌是一件好事,是教育传媒的分内之事。他强调说:“新儿歌应该符合时代的节奏,贴近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们喜读、爱唱。”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灰色儿歌是他们对灰色的成人社会的反映,解决的主要渠道是清除成人社会中的污浊。“通过非儿童的方式创作出的一些儿歌,很难有在儿童中持续传唱并受到喜爱的基础。”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耿申表示,本报发起的倡议很好,但要明确提出要求:做儿歌者,必先得俯下身段熟悉儿童生活。“如今缺乏儿歌,根本原因在成人。成人缺少了童心,勉强做出来的儿歌不会被儿童喜欢。”
“今天的儿歌往往急于功利,某些儿歌甚至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对孩子‘灌输’某种理念,带有直白的教育目的。”江苏省东海县温泉中学校长苗蔚林致电记者表示,“在推广新儿歌的过程中,应当摈弃功利目的,减少儿歌的教化色彩,让孩子们的童年在歌声中过得更轻松。”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律师赵辉致信记者,她曾尝试编写过近百首法律童谣,有些孩子在读过之后灵活运用,促进父母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新浪微博网友“70木木”向记者发私信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她看到过不止一次征集新儿歌的行政命令,但最终都不了了之。于是,她“痛心疾首”地强调创作新儿歌要从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入手,才能创造出易于孩子传唱的新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