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苗灿 “恒源祥文学之星”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上海赛区评委
今年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有一道幻想型的题目——“‘世界末日’的第二天”,相当吸引眼球。
这是初中组的赛题。我们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初中生要写“末日”大悲剧,首先就有点“年龄障碍”,而且“世界末日”会是一种什么情景,谁都没见过,只能从电影《2012》中找寻灵感了。其次,这“世界”是怎么会到“末日”的呢?即使幻想,也得有个道理吧,那就需要一定的科学常识,加以科学推理,不能胡编乱造,不能无端“穿越”。还有,一篇文章总该“告诉人们一句有益的话”,写“世界末日”的第二天,有价值的主旨在哪里呢?再说小同学写大题材,文字表述上也肯定会比一事一物的普通记叙文难得多。
这些,对初中生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
然而,再难的题目也会有小家伙写出不错的文章来。选择此题参赛的同学不少,许多作文了无新意,却总有几篇,在层层叠叠的挤压当中小声嚷嚷:“评委老师,快看看我吧,我在这儿呢!”于是,它们当中果真有几篇在我们的爬罗剔抉中“胜出”,今日见报的四篇就是。
应该说,这四篇都经受住了上述“考验”:都有了“幻想”,幻想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科学或现实依据,幻想的核心都是想告诉人们“一句有益的话”——或人类应吸取教训、善待地球,或人类应珍惜自己的历史。文笔也各有特色,有的像童话般可爱,有的像科幻小小说,有的玄幻奇妙,引人入胜。尤其是初二年级的两篇,似乎比预备年级的两篇更细致入微——多读了两年书,毕竟不一样。
但是不得不说,与初中组其他赛题相比,这个颇为吸引眼球的题目却鲜有能吸引眼球的好作文,获奖的仅此四篇而已。我们看到大多数的作文都是一个套路:世界末日之后,到处一片惨象,忽然醒了,原来是一场梦。另有一些,则胡思乱想,不知所云,或者神神叨叨,胡搅蛮缠,看不出合理的内核。
即使这四篇,展开幻想的思路也是不够宽阔的,其中有三篇对“末日”由头的设想完全一样。其实,人类世界走向“末日”的原因大可作多种假定,除了过度开发和过度污染使自然环境恶化,产生巨大天灾以外,还有大规模使用或毁灭核武器、人口过度膨胀资源供应体系崩溃、新生代抗药细菌大量滋生造成全球性瘟疫、星际战争中人类失败,等等,可惜现在的孩子大多只会人云亦云,基本采用同一种流传的说法。
于是就产生一个疑问:初中生的思路为什么普遍地比较狭窄甚至贫乏?前面说到“世界末日”这个题目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以往也出过幻想型题目,例如“老虎出笼以后”,佳作同样十分稀缺。还是一句老话: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而是出在大人身上。
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对什么都好奇的人生阶段,爱好憧憬与幻想是他们的天性。我们许多家长往往爱之唯恐不足,用的都是“填鸭式”方法:让孩子接受“填鸭式”的膳食营养、“填鸭式”的附加练习、“填鸭式”的超前补课、“填鸭式”的各种考级培训、“填鸭式”的择校志愿……光是家庭这一环,孩子们就够压抑的了,加上学校也来“填鸭”,他们真成了无所适从的鸭子。东填西填,七填八填,结果如何呢?孩子们的健康状况未必见好,知识的实际增长也打了折扣,好奇与爱幻想的天性却真真切切被磨灭了!
孩子的想象力蕴含着日后的创造力,是极其珍贵的“矿藏”,值得我们倍加爱护。如何爱护,则是全社会应该重视的事情,不仅是学生家长和老师。这么看来,这道幻想作文题考验的不光是初中生,更有我们所有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