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校车事故频频被媒体报道,引发了公众对学校布局调整的关注,但争论的焦点仍集中在政府是否配备了足够的校车、配备的校车是否达标以及如何对校车进行有效管理等问题上,似乎只要解决了校车问题,孩子们的上学难便可迎刃而解。
过分关注校车会容易忽略表象之下掩藏着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关注校车的同时,有必要引发对教育生态改变的理性探讨。
2001年开启的席卷全国广袤农村的“撤点并校”,使优质资源更为集中,地方政府由此减轻了财政压力,但本以为从并校政策中会受益的农民,负担却反而加重了,那些住进学校的孩子离学校近了,求学的“心路”却变得遥远。究竟该如何去衡量和判断并校的得失,仅仅基于投入产出的价值换算或许并不客观。
撤点并校让政府减压
在前几年撤点并校的教育改革中,赵义(化名)从被撤并的乡初中调到镇上的中心小学,在外人看来这是被“降级”,但赵义挺知足,镇里的中心小学比原来赵义所在的乡中设施条件还要好。
赵义所在的中心小学撤并的几所学校,这几年生源逐年减少,教育投入向城镇学校倾斜,造成农村小学发展乏力,甚至基本的维持都有困难。将学生和师资力量集中到城镇学校,可以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这是赵义认可的。
搞撤点并校,生源聚集,效益提高,便于管理,这也是地方政府的运作思路,而且,地方政府享有的更为直接的结果还有“可以大幅度减轻财政压力”。
据了解,2001年,席卷全国广袤农村的“教育改革”开启,而这一年,也恰是“农村税费改革”步入全面推广试点阶段。本次改革之前,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投入,主要依靠乡镇,包括教育附加费、教育集资和县乡一级的财政拨款三个部分,但实际上,主要依赖的还是向农民征收教育附加费和进行教育集资。
税费改革废除了农业附加税和各种集资,导致县乡财政收入减少;而义务教育体制调整所确立的“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要求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要抓好中小学的规划、布局调整、建设和管理,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负责中小学校长、教师的管理,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由此地方政府热衷推行“撤点并校”便不难理解,教学点和教师的减少,使投入集中,管理更为方便,而且可以直接减少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教育领域的财政支出。
回看《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的第十三条,该条具体规定: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
尽管规定中强调了“前提”,并提出了“适当”,但在执行中,“撤并”成了全国很多地方政府理解的主旨。
面对席卷全国的并校热潮,2009年,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要以规划为先导,特别是对农村“撤点并校”,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防止“一刀切”或“一哄而起”,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
隐性成本转嫁到家长身上
撤点并校强调从实际出发,防止“一刀切”的要求不无道理。政策的初衷,本以为会“既便宜又实惠”,但实际上,想同城镇居民一般享受国家提供的基础义务教育的农民,负担反而加重了。
表面上看,义务教育不再直接从农民腰包里掏钱,但撤点并校后很多隐性成本却转嫁到了家长身上。
根据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在我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的调查,在村小上学,在家吃住,每个孩子每年上学花费不到500元。撤并后,食宿费、交通费、零用钱,每年高达2000元。有的县城学校无法寄宿或条件太差,家长还需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
这样的成本付出在记者实地采访中得到了证实。搭乘超载私家面包车的青龙县三岔村四组的孩子们,每半年要交650元的车费。许多走读的孩子因为离家远,中午也要在学校就餐,“四个小包子一块钱,小孩子还能凑合吃饱,大孩子根本不够吃,要再买点菜啥的,一顿午饭至少得三块钱”,一个孩子每月的伙食费少说也得大几十元钱。
在青龙县山神庙小学,记者从来接孩子的家长处了解到,很多家庭都是两个适龄孩子同时上学,光靠土地的收入根本负担不起。“地里的收成能换几个钱?要是孩子就近上学,在家吃住,咋也能让孩子吃饱吃好,庄稼人不缺粮食,但是要实打实掏钱负担各种费用,供俩孩子确实费劲。”
撤点并校,让孩子们上学的路变得遥远而漫长。面对现实困难,许多家庭也不得不做出了无奈的选择和牺牲。
明明(化名)所在的学校撤并之后离校太远,父母干脆举家搬迁到姥姥家所在的村子,这里离镇上小学仅有2里地。“家里的土地都转给别人种了,没有收入,我和他爸只能都出去打工,能咋办?总不能让孩子辍学吧。”孩子平时都是姥姥带,后来妈妈发现他越来越叛逆,而且跟父母的感情也慢慢疏远,无奈妈妈放弃打工,以便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
离开父母安全感缺失
“村村办小学”的农村教育格局,在21世纪被彻底打破。一些农民因此而付出的或背井离乡或负债供读的代价,想想也确实让人心酸。而在经济付出之外,撤点并校带来的情感代价也同样不可低估。
校车与寄宿制学校,一般被认为是解决“撤点并校”后离校远的学生上学的两大方式,在山区,寄宿制学校被广泛推广。
唐山市迁西县榆木岭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应该庆幸,在山区寄宿制小学中,这是少有的一所现代化高标准农村寄宿制学校,微机室、语音室、图书阅览室、舞蹈、音乐、美术等教室一应俱全。
记者到达学校的时候,孩子们正在吃饭,当天的主食是豆米饭,菜是白菜、尖椒炒土豆片。
孩子们的健康被校长刘小江放在了比教学任务更重的位置,他说:“没有健康,别的都是零!”伙食由一位副校长亲自负责,每天孩子们会有至少一小时的课外锻炼。但身体健康并不是刘校长理解的健康的全部,心理的健康不可或缺。
榆木岭小学一到六年级的300余名学生全部寄宿。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是最费心的,去年9月份接手了一年级“班妈”工作的韩艳丽压力很大。
在韩艳丽眼里,学校吃、住、玩、学各方面配套都很到位,大一些的孩子慢慢习惯寄宿生活之后,有的周末都不愿回家,觉得学校更有意思,但是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安全感依然是他们最缺乏也最渴望的。
小雷(化名)是韩艳丽带的这班孩子中适应最慢的,刚开学住宿时,每到晚上,他都哭闹着找妈妈,每天韩艳丽都握着他的小手等他入睡,但是醒来孩子还是会想家。“后来,我就让他隔天回家住一次,慢慢地如果他能在学校住两天,就给他肯定和表扬,现在小雷已经适应了寄宿生活。”
集中了再多优质资源的寄宿学校也替代不了家庭,榆木岭小学的孩子每周五晚上回家,周一早晨返校,校长刘小江说:“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为重要,缺少亲情的呵护和交流,孩子们的心理会相当脆弱孤单,我们尽量让孩子待在家的时间多一些。”
每次召开家长会,老师也会额外给那些原本羞于对孩子表达感情的家长们,传递亲情交流的方法,他们希望被人为割裂的祖辈、父辈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生活,不至于疏远和断裂。
心理不适导致辍学
撤点并校导致的新的辍学问题也被逐渐关注。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校车事故导致的对交通安全的担忧都可能成为辍学的原因,而寄宿学生的心理不适也是导致辍学不可忽视的因素。
承德宽城龙须门明德小学撤并了周边几所学校,住宿的学生接近200人。“有两个女孩因并校住宿想家,一直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后来家长陪读了一段时间也没能扭转,无奈辍学。”该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坦言,寄宿孩子越来越低龄化,身心健康是孩子和学校都绕不开的大问题。
寄宿学校的老师不仅要承担教学工作,更得承担大量本该由家长承担的养成教育任务,并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安全。并校后越来越多的学生住宿,老师工作量加重,精神压力也大大增加,不可能对每个孩子实现点对点的关心,而一些孩子不能被及时发现的心理不适正让他们慢慢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小学生自制力差,离开父母,管束少了,猛然间的自由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失去了明确的方向感,而老师不可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每个孩子身上的变化,时间一长,自由散漫成了习惯,学习上便很难收回心来。有的孩子自己掌握经济支出,没有节制,大手大脚,慢慢养成了一些恶习。”好的习惯不容易相互影响,坏的习惯却很容易传染,住宿的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远比走读生多,所以相互之间恶性的影响也是老师们所担忧的。
小轩(化名)的辍学让老师们都感到很惋惜,两年前,他从村小学撤并到龙须门明德小学时,成绩非常好。并校后,小轩在校住宿,因为年龄小,刚开始一些大孩子老欺负他,甚至跟他要钱,后来慢慢熟了,小轩竟跟那些大孩子混在了一起,成绩一天天下降,最后小轩主动选择了辍学。“现在很多寄宿学校还没条件设置专门的生活老师和心理辅导老师,并校后大量学生住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却跟不上”,这位老师坦言,这一问题解决不了,寄宿孩子的求学很可能会被扭曲的“心路”隔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