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过“女子中学”,那是为了维护女性的特殊权益,是妇女解放的标志。现在,上海在拟建“男子中学”了。据悉,()与黄浦区人民政府不久前签订了一个协议,要将上海市第八中学办成“男子中学”,校长表示,办“男子中学”旨在应对“男孩危机”,以解决学校“阴盛阳衰”、“男孩女性化”等问题。有人质疑,“用性别隔离的方式圈养弱势群体”,未必就能有效拯救“男生危机”。
人分男女,孰强孰弱,一直就是一个问题。大而言之,人类在长达几万年的父系社会以前,就经历过更长的几十万年的母系社会,男女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平等过。女权运动出现以来,大男子主义开始失去根基,“阴盛阳衰”,初露端倪。在张扬过“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中国,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今天的大学,不仅男生向来占据主流的理科、工科,开始变得男多女少,至少也平分秋色了;连中医科大学的男生也变得风光不再。前不久有人在绍兴鲁迅中学的墙上发现,26个班级团支书的照片,只有3个是男生,让人莫名惊诧。职场上的得意者,()考试的胜出者,也以女生为多。缺乏“阳刚之气”的“男生危机”和“伪娘现象”,正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
光靠建几所“男子中学”,我以为无法从根本解决“男生危机”。
首先是因为教育的“女性化”,从幼儿教育就开始了,等到高中再拯救,为时有些晚。一方面是教师的性别比,严重失衡,现在连高中老师也是女多男少;另一方面是好学生的标准,一直有问题,听话,乖巧,从来是衡量好学生的不二法门。再加上从校门到家门,从校门到家门,长期两点一线的封闭运动,培养出来的男生,难免缺乏“阳刚之气”。
其次是家庭的厚爱,对于男生来说,很容易蜕变为坑害。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大人跟着,树不让爬,山不让登,水不让下,架不让打,见了一只蟑螂,自己都会吓得乱嚷,这样的男生,只能是温室捂大的嫩芽,不可能有什么担当。他们如果堕落为“伪娘”,父母恐怕难辞其咎。
最后当然也有整个社会的阴阳失调问题。“阳衰”与“阴盛”,同时发生。妇女解放的目的,绝不是要把男的逼进“男子中学”保护起来。片面强调“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这对女的来说,未必是一种保护,譬如让女的劈山挖河;对男的来说,也未必是一种尊重,譬如让男的成不了家庭顶梁柱。有的时候,找不到男子汉,有可能是因为“野蛮女友”太多。琴瑟和谐,应该琴者为琴,瑟者为瑟。男要像男,女的也就应该像女。先将女的诱成男的,再将男的逼成女的,这不可能是和谐的社会。
所有这些问题,恐怕都不是建几所“男子中学”就能解决的。就算“男子中学”培养出了合格的男子汉,那也改变不了整个社会“男性雌化”的问题。只有正视这样的信号,依照自然规律培养人,那才会是真正的出路。
[稿源:红网]
[作者:慕毅飞]
[编辑:司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