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武汉一家著名的教育论坛上,网友“翩翩而来”发帖——《罚抄的那些事》,总结女儿班上同学应对老师罚抄的“高招”:“草船借箭”、“桃园结义”、“蒋干中计”等等“锦囊妙计”,复写纸、双刀、四笔连书等罚抄利器爆红网络,引发网友热议。(4月3日《武汉晚报》)
开“双刀”(即两支笔同时写)已不新鲜,现今有“四笔连书”取而代之:L同学(女儿班上同学)是其中集大成者。据说,此同学可将四支一模一样的笔,用透明胶绑在一起,同时写字.L同学的下一步,是研究五笔连书的作战方式,已经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进入调试阶段。L同学的口号是:虎口有多长,笔就能排多宽!这样流畅的语言不是出现在作文中,而是出现在“斗罚”绝招之中,这不禁让网友们哭笑不得。
在笔者来看这里面最值得关注的该是如此绝招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对于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孩子们来说,先学会了如何想办法应对繁重的“笔罚”,应对的过程倒是不乏体现了他们创新的“小人才”思维,但给他们有效地心灵留下的不良阴影却不容忽视。
其实,类似的问题远不止“罚抄利器”一件,前段时间报道的小学生作业本上悄然出现的“人生目标:向钱看,向厚赚”等“潮人语录”与不听话押金等公然给孩子分三六九等种种情况哪一样都不该出现在校园中。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可塑性极强,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这种种情况如同大气中的PM2.5,在不经意间,污染着校园环境,侵蚀着孩子心灵。
若要是追根究底,这些都与种种不良教学方法脱不了干系。抛开各种已经明令禁止的给孩子分等级的“耻辱教育”方式不谈,“斗罚”的“锦囊妙计”显然是因为罚抄的量过大,学生才会想出这样应对的点子;而升学考试压力沉重,校园中又没有相应的释放渠道,“潮人语录”自然也就成了孩子们宣泄不满、排遣压抑情绪的途径。
当文笔的诙谐、幽默不在出现在孩子们的作文而开始在“潮人语录”若隐若现,当罚抄不再是让学生体验磨炼的过程,不再成为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承担犯错的后果的方式时,体察入微的老师们就应该策略的调整教学方式了。不管老师是为了什么惩罚学生,应当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果刻板的采用前篇一律的教学方法非但不能有应有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斗罚”绝招的诙谐语言在网友看来也许还是笑料,但在被寄予厚望与尊重的老师们看来又岂止是尴尬这么简单。“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过”罚抄没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引来的无数“斗罚”方法,已经远远超出了“教不严”的范畴,笔者真诚的期望更多的老师可以探索灵活的教育方式,不要再让“抄课文”成了孩子们青涩的梦中最深刻的回忆。
[作者:陈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