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的李媛和4年级的钟丽住在一个常常漏雨的“大教室”里,她们称它为“女生寝室”。
“寝室”的木地板上铺满了草席,这是李媛和20多个女生的“床”,床上摆着五颜六色的花被,花被旁边都放着一个木头做的小箱子。箱子里放着一个大的搪瓷茶缸,揭开盖子,里面是萝卜干炒肉丁。李媛拽着衣角,轻声说:“这是一个星期的菜。”
南林村小学,这个由寺庙改造而成的村小学,从1958年起,就扎根在赣南贫穷的大山中,距离宁都县城有80多公里。
80多名学生,家最远的离学校有10公里。李媛和钟丽,从家里到学校,中间要走一段蜿蜒崎岖的山路,全程要走3个多小时。她们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于是选择了住校。尽管住校只能睡地板,冬天冷得不行,她们就相互温暖,垫一床被子,再盖一床被子。
每逢周日,李媛都会扛着一个星期的口粮,还有满满一罐腌菜,走过崎岖的山路,来到学校开始下周的学习。李媛说,如果菜不够吃了,她只能再来回走6个小时,回家续菜。但她不觉得这有多苦,因为自己一半的同学都是这样。
让李媛纠结的是上厕所,她最怕晚上上厕所。实在忍不住了,她们便成群结队,小心地摸到学校外。所谓的厕所,就是校外村民用两块木板搭成的简易蹲坑,背靠稻田,蒿草丛生,尝尝有蛇出没。李媛总是打着手电筒,在惊恐不安中解决内急。
学校没有厕所,没有宿舍,没有食堂,没有操场,没有图书室,没有教学仪器。南林村小学被称为“六无”小学。
这类村小,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比比皆是。黄陂镇的大桥小学,因为校舍被测定为D类危房,必须拆迁,学校没有钱建新校舍,也租不起好的教学楼,甚至租不到村民家闲置不用的楼房,78名学生只好搬进了一栋没有装修的毛坯民房,月租仅300元;在固厚乡的古溪小学,已经使用了30年的校舍,终于抵挡不住风雨的侵蚀,一间教室在一夜之间坍塌,73个孩子只好挤进村委会上课,形成了小学和村委会“合署办公“的奇特情景。
宁都县委书记王四华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全县有10所这样的村小学,因学校危房拆除,不得不租用民房办学或挤在村委会里办学。全县中小学危房面积达到22万多平方米,必须拆的D类危房占一半以上。但县财政连吃饭都不够,实在拿不出钱改造全部的校舍。
这些村小,让人忧心的不仅仅是校舍。2009年被分配到南林村小学当特岗教师的谢琴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第一次进校门就想走,可是没走成,因为没班车了”,面对这个破旧的学校,她“绝望”到了极点,偷偷地在学校的角落里大哭了一场。
艰苦的办学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年轻教师、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在这些学校,大部分是转编后的民办教师在坚守。古溪小学5名教师平均年龄55岁,从教30年以上的老师占了学校教师的大多数。教师年龄的老化、学科结构的严重失调,使得贫困山区的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已在南林村小学教了36年书的老校长黄占富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全校仅有4名教师,人人都要承担“复式班”的教学,同时带两个年级上课。两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教室内背靠背,在每个年级的学生中都需要培养一个“小老师”。老师在给一个年级上课的同时,另一年级的同学则由“小老师”带着上自习。在宁都县,有20个乡镇78所小学的2350名学生在这样的“复式班”上课。
王四华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去年7月调任宁都县委书记,调研期间,他被宁都的贫穷面貌震撼了。宁都县曾连续12年创造赣州市()上线率第一的成绩,但教育环境的艰苦令人难以置信:全县46所农村中小学的896名寄宿生还睡在地板上,学生连食堂里5毛钱一份的南瓜菜都吃不起,只能靠自带的腌菜下饭。
王四华这样分析宁都教育事业落后的原因:地方财力极其有限,普遍是“吃饭财政”,无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宁都地域广阔,90%以上是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学校点多面广,教育资源难以集约安排,资源整体使用效益不高;宁都是边远山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产生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因袭陈规负担重、体制机制不适应、基础设施欠账多等,这些都制约了宁都教育事业的发展。 (李菁莹 吴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