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济南一男子把五六岁的儿子独自“丢”在公交车上。日前,这则消息引起了众多关注,他也因此被称为“狼爸”。 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独立并没有错,但如果选不对时机和方法,结果未必能如人意。
事件回放
9月20日早上6点,山东济南。一位3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上公交车,交了车费之后突然丢下小男孩下车。小男孩一转身找不到人,当时就哭起来,最后还是公交车司机帮忙,找到了在一处站牌等待的男孩母亲。一番询问后得知,原来孩子父亲是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才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网友热议
这则消息很快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大家对此褒贬不一。有网友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教育,需要警醒;也有人认为这不算什么,一位深圳的网友就如此评价:6岁的小孩已经上一年级了,自己坐个公交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也有不少人看得更深。一位四川网友认为,这可能会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而来自广西的一位网友则表示,家长这种做法初衷是好的,但应当事先跟孩子和公交车司机说清楚,没必要偷偷溜走,让孩子害怕。
而同样身为人父的郑州市民赵先生则认为,这个家长可能是“饭没了秀”看多了,也想让孩子“独立”一把。“但他忽略了一点,人家虽然让孩子自己行动,但整个过程始终处在家长、成人的‘监控’之下,在锻炼孩子独立能力的同时,也保证了安全。他可好,把孩子往车上一扔不管了,万一孩子出个什么事,到时候可追悔莫及。”
专家锐评
锻炼孩子也有规律可循
那么,这位“狼爸”的做法究竟是否科学?郑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心理健康教育科主任尚新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尚新华介绍,从出生到长大,不同年龄段我们的人格发展都有不同的“主题”。比如0到1岁的孩子,关键在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3岁到5岁是孩子形成主动性、创造性的关键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锻炼的主要能力和家长对待孩子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教育孩子应当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像这位家长的做法就比较盲目,有很大的危险性。”尚新华说,爱孩子、锻炼孩子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性,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育儿支招
独立性,是健全人格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独立性强的孩子,往往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主动做事,有进取心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长大后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那么,家长应当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A
选对时机:1~3岁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
两三岁的孩子难带,是不少家长共同的看法,因为他们什么都要自己去尝试。郑州市民严先生就为此头疼不已:大夏天的,两岁多的女儿从衣柜里翻出棉袄穿上,说啥都不脱下来;不让喂饭,哪怕撒得满身满脸,也要挥舞着小勺子自己吃。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对此尚新华表示,这正是孩子自我意识萌生、发展的“征兆”。他不再被动地听家长摆布,而开始“闹独立”,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这个过程,也常常是亲子关系比较“紧张”的时期。因为孩子的这种“闹独立”、不听话甚至故意跟家长“对着干”,会耗费家长更多的精力来应对,甚至引起家长生气发火,影响亲子感情。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个阶段,也恰恰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关键期,就看家长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找到正确方法了。
正确应对:当个“60分”妈妈
正所谓“过犹不及”。尚新华建议,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家长做到“60分”刚刚好。
100分的家长,用所有精力盯着孩子,在任何危险到来之前就能冲上去,把危险跟孩子隔离开来。
“这样的家长实际上是压制了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失去了尝试新鲜事物的机会。”尚新华说。这样的孩子,将来做什么事可能都会畏首畏尾,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
不及格的家长,是对孩子不管不问,孩子随便爬、随便跑、随便跳。这样的孩子往往在遇到困难或危险的时候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总是被挫败,造成安全感和自信心的缺失。
而60分家长,则是另一番做法:以爬高为例,这样的家长在看到孩子往高处爬时,并不会跳出来制止,而是让孩子自由行动。当孩子因为高感到害怕时,家长及时出现,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和家长的支持,然后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目前的困境。这样,既保证了安全,又保护了孩子探索尝试的勇气和独立自主的想法。
“总而言之,既不要一概包办,又不能彻底撒手不管,而是要允许孩子尝试,允许孩子做不好,然后家长给予指导,帮助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得完善。”尚新华说,这个阶段做好了,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相关链接
培养独立性的原则
1.相信孩子的能力
父母往往会小觑自己的子女,并具有希望代替孩子处理一切事务的倾向。事实上,你给予孩子多大的信任,孩子就能够承担多大的事情。
2.根据孩子的承受能力为其分配任务
与其妈妈一一照顾周全,不如让孩子自己找事情做并完成。我们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务交给他独自处理,并观察孩子的完成情况。
3.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
妈妈要在着装、购买零食、挑选玩具等方面给孩子选择的机会,除重要或危险之事由妈妈做主外,其他无足轻重的琐事应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如果因孩子太小不易做出决定或是对孩子感到不放心,妈妈可以提出几个选项供孩子选择。
4.让孩子对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
如果孩子得到了可以选择的机会,那么选择所产生的结果也要由他自己负责。要教育孩子养成无论结果好坏,都要为自己的选择及其结果负责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