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最热点的部分就是小升初,我们重点聊一下北京小升初的历史——
在座的专家们大都参加过小升初的考试。以北京为例,我一个朋友小学上的是当时的宣武区琉璃厂小学,这是一所很不起眼的小学,现早被撤并了,但她以语文数学总分199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四中。很普通的家庭,没有托任何关系。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基本上跟高考一样。
就这样,小升初考试坚持到了1997年。这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
1998年,北京的小升初变相地考了一下,选拔方式多样。
1999年,北京小升初彻底不让考试了。
为什么不让考试了?
第一,世界各国的公立小学和初中升学都奉行相同的原则,就是就近加免试,不许笔试。美国、日本、俄罗斯、欧洲都这样。第二,1999年起,北京市开始申办示范高中。由于当时很多中学都是完中,即初高中混杂;初高中剥离后,初中校义务教育的性质凸显。既然是义务教育,肯定不能大张旗鼓地考试。所以小升初不让考了。不让考试了怎么招生?改为大派位。
怎么派位?就是一刀切,以距离初中校的远近为原则划片,住牛校边上就上牛校,住某薄弱校边上就上薄弱校。
大派位公平吗?看似公平。但很快招致了大面积的不满——矛盾的焦点是:凭什么以胡同取代分数?为什么你家住在牛边上就可以上牛校?同时,我品学兼优但家住门头沟石景山为什么就不能上海淀西城的优秀初中校?再就是,我有经济实力,买车买房可挑好的,为什么孩子上初中不给我选择的权利?
这样,小升初政策又改了:让名校办民校。于是,社会上多了一批民办公助校或公办民助校。这些学校可以面向全市招生,可以考试;还有权收取较高学费。
民校办名校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但是,又遇到问题了。我的孩子进了某体改校,好啊。但是凭什么改制后学校教学管理没变、老师没怎么变,而我要交那么多学费啊?凭什么啊? 再者,有的高中因为有了公办民助的初中,高一生源见好。很多取消了初中招生的高中名校则不干了,没有高质量的初中生源,我的高中怎么与别人竞争?
于是,政策又得改。怎么改?准许公办高中举办少量初中实验班,择校招生。
不久,北京知名高中基本都恢复了初中招生。由于体制改革校被认为侵占了国办校的资源而收取高学费,这两年也得以大面积整顿,要么公立,有么民办。当然回归公立的多。又回到了公立校一统天下的局面。
由于有了义务教育法,小升初各种形式的考试都视为违法。
这样,经过各方面利益的博弈,这几年出台了小升初的多种途径。
大家熟知的是主要以下几种:
推优:每所小学每所班级会给出推优的学生名额,参加推优。
派位:此种是正常的升学途径,其他什么形式都不参加,就大派位。具体某个小学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派位接收中学。
文体科技特长生:如果孩子是有文体科技某方面的特长,可以走特长生,每年招收特长生的学校会举行特长生测试,通过测试,即可升学。点招:这是民间说法,官方没有这个词汇。
共建生:某些具有实力和背景的大单位和一些优质小学、中学签有共建协议,学校每年都会给这些单位的直系子女一些升学指标,共建单位要向学校交数目不等的钱。民办校招生。等等。
我个人认为,择校客观上造成了阶层的固化,使弱势阶层的上升之路变窄了。不过,目前通行的择校渠道毕竟充分考虑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是迄今为止我们最高智慧的体现,目前没有比它更好的方式了。最近几年估计也不会有大变化。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政策。“可选择性”也是民主社会、进步社会的体现,兼顾了教育公平和受教育者个体的差异性。
需要说明的是,择校体现出来的教育公平只是相对的公平。以上的每种入学方式都不是绝对公平。推优绝对公平吗?派位公平吗?现实生活中,越牛的学校派位的指标越少;而择校比重越高对学校来说意味着地位越高。共建公平吗?特长生公平吗?
教育公平的内涵,大致包涵三个层次: 确保人人都有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点我们做到了。 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注意,这只是相对平等。 教育成功的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注意,这也只是相对的均等。
目前,山西晋中地区探索出了接近公平的做法,具体做法是从高中下手,把名校的招生指标按初中校中考生的总量依照比例划定给初中校,每所初中校的毕业生只和本校中考生竞争,每所初中校的优秀者都有平等的机会进入高中名校。这项改革的前提是晋中市各个县区的小学质量较为均衡,而且由于农村地区小学入学面临交通不便等问题,如离县城50公里的家境贫困的孩子不可能跑到县城或晋中市择校上学,择校的热度本身就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小得多。学生升入离家较近的初中后还可机会均等地考入知名高中。但北京不一样,文革后我们下大力气扶持了一批市区重点中学和小学,这些名校主要集中在城区,而发达的交通和文化环境使择校具备了可能性和必然性。
我还是认为,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允许择校的存在就是走向教育公平的体现。择校是西方的舶来品,美国、日本也在择校。比如美国有少数私立精英学校,学习压力极大,入学考试很严。不过这是学生自愿择校。他们的理由是,要想做未来的社会精英,就上精英学校;想做社会合格的公民就上社区的公立校。每个学生自小就有这样的定位,择校显得颇为理性。
当下的问题是,择校已使整个城市陷入了疯狂的状态,整个社会出现了择校的集体无意识。有的孩子家住天通苑,上学在崇文门附近,孩子每天上下学奔波4个小时,这样的孩子常年睡眠不足,早餐都是在父母的车上吃的。有的家庭则请专门的司机接送孩子。有的考上了家门口区重点校的实验班,还要动用各种关系上市重点校的普通班。有的家长不顾自身学业实际情况,动用各种关系把孩子送到顶尖名校,最后孩子学习跟不上,身心疲惫,甚至精神错乱。我就亲历了这样两个案例。一个孩子在原来的学校健康活泼,被硬塞进一所名校后,变得歇斯底里,动辄跟老师、同学和家长嘶吼,发作完后又自言自语:我怎么这样了啊?一个住校的孩子整宿失眠,一道深夜就砸宿舍的东西。 并非只有家长和学生为择校疯狂,其实名校也为择校伤透了脑筋,处于择校漩涡中心的校长们也感到无比焦灼。——事实如此,别以为我忽悠您。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有正确的择校观。这种观点似乎显得了无新意。我们要认可择校的必要性,更要树立理性择校的观念。
第一,择校只是为我们提供了教育公平和选择学校的机会,但学习成绩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意义,不是家庭幸福的唯一筹码。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时刻都是学习的机会,要坚持终身学习。陶行知说得好,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拥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品质同样重要。只有性格才能决定命运,其他因素包括教育背景、个人气质形象、出身等只能影响命运。不要把教育看得太神圣了。教育只是走向成功的一条道路。按照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Howard Gardner)多元智能理论,人至少存在七种基本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人的智力是多方面的,智力的不同组合表现了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每个人的特长兴趣、爱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同的,其发展潜能也不同,每种智能的人都可能成功。
第二,选择适合你的学校。原则即“跳一跳够得着”。
北京八中初中做过一项调查,90%的孩子初一入学时排在什么位次,中考一般还在那个位次,位次有巨大变化的不多。
名气大的学校一般是好学校,某小学名校一个班58人到60人,班主任明确说,我只管得了前15名和后15名。据说某中学的初中部第一节课时班主任对学生说,学过初二数学的举手,半数孩子举手了;让学过初三数学的孩子举手,10多名学生举手了。在这样的学校择校,若自身成绩不硬气怎么行?! 但名气小的未必不是好学校。地大附中名气一般,但这所学校的“加工能力”极强,对照考生高中入学成绩在海淀区的排名,这里的孩子高考平均前进2000名左右,最优秀的考生能前进6000名!市教委推出了部分“身边的好学校”,这些学校择校时值得考虑。海淀区有一对孪生姐妹张光璎、张光珞,都是特级教师,也是海淀教研员,在海淀教育有影响。按理,她们为自己的孙辈找个好学校不成问题。但她们为孙子挑的小学就是身边的学校。张光璎老师的孙子小学上的就是二里沟小学,在那里,孙子们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品学兼优,高中都考上了人大附中,上了好的大学。 新东方在线的老总钱永强身价N个亿,但大学考的是北方工大,后来在美国读了名校。私下闲聊,钱永强开玩笑说过,幸亏没上北大清华;因为北大清华都是人精,很难凸显自己,也不会培养起这么强的自信心。有人说,中国目前的教育就是让人感到失败、挫折的教育,因为任何层次的班级和学校都只有1个第一名。还有人做过调查,说不能层级学校的毕业生自信心都差不多。在弱校做“鸡头”的感觉要比在强校做“牛后”的感觉好。
第三,要权衡择校成本,建立择校的补偿机制。
再好的学校,路上来回花4个小时都不值得。
再好的学校,班额超过60人就不值得择校。
再好的学校,一次择校费要花去家庭一年的收入就不值得。
怎样建立择校补偿机制?我认为,对于普通家庭和一般孩子来说,没有条件择校,家长可以与老师多交流,让老师与家庭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和互动关系。尤其是小学生,老师多拍拍某个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脑袋,孩子都会觉得受到的关注和鼓励更多。和谐的家庭孩子大都成长较好。鉴此,建议没有条件择校的家庭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作为未能择校的补偿。
第四,社会要创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化解择校压力。
政府在缓解择校压力上要积极作为,真正办好每一所学校,进一步缩短校级之间的差距。目前,教育公平缺失的现象客观存在,教育上存在着城乡公平缺失、地区公平缺失、配置公平缺失等问题。但不能削峰填谷,破坏教育生态。 要真正小班教学,尤其是名校要下大力气控制班额。俄罗斯立法要求学校班额控制在18人至20人,小学18人,初中20人,高中19人。值得借鉴。要下大力气办出每所学校的特色。
各位专家,通常,这种发言要赢得满堂彩须大骂择校和社会不公;而我今天没有这样情绪激动,估计要挨板砖了。偏激的人手下留情啊,我认为自己说得很实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