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何杰从首师大中文系毕业后进入北师大二附中任教。刚参加工作时,何杰认为语文教学无非是注重教学技巧。他喜欢组织学生讨论,搞一点教学花样,陶醉于自己的表达与灵活的课堂形式。
在初中教了五年后,何杰被调入高中部。刚一个月,他就被校长批评教学没有高中特点,“下岗”重新回到初中。从此,何杰开始注重课堂知识的含量,经常在讲课文中加入大量补充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在他看来,这样是“讲出学生不知道的东西”,可学生成绩却不理想。2003年送走了第一届高中生后,何杰开始重新梳理自己的教学。他开始关注教材文本分析和学生的思维过程,由看重个人的吸引力,到发挥个人知识、思想和人格的魅力。
他鼓励学生们在3年中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支持他们参加科技节、艺术节、戏剧表演等各种活动。他带领的所有班级都有自己的班训、班级口号和班歌,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他的学生有一种阳光、善良、单纯、向上的特质,班级凝聚力强,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2011年夏天,何杰所带的高三(9)班毕业,该班以平均分628分在北京市单班成绩名列前茅,其中,语文平均分127分,也位居北京市前列,学生李璋获得语文单科第一,全班14个考上北大清华……与此同时,该班学生还出版了四本个人文集,在全国及北京市的各类大赛中斩获了不少奖项。何杰说,高三(9)班学生的成功足以证明,高考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完全可以兼得。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教书是何杰的工作,更是他孜孜不倦追求的事业。他十分注重专业积累,家中藏书已有四千多册,平时的爱好除了思考教学就是读书。结合教学实践,何杰阅读各类书籍,不仅提高了自身修养,而且解决了很多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带来了教育智慧的提高。他撰写的各类读书笔记、教学札记和教研论文已达到100万字,并在各类期刊发表将近1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