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老师,必然有自己的风格。而要说到北京四中历史高级教师赵利剑的风格,无论是同仁还是学生,印象最深的当然是他诙谐的语言、张扬的激情。“他是一个把生命与教学追求结合在一起的人。”有人曾这样评价。
张扬是他的风格,也是最初级、最为表象的风格。教师的风格应该是在知识、素养基础上,融合了教师性格、个性的集萃。他提到一个教师,特别是历史教师,最重要的是博学,要知纵横八万里,需晓上下五千年。“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有政治、军事,有经济、文化”,历史教师不允许存在明显的短板。少年时,他便酷爱书,现在依然如此。“有癖好,习惯性地进行有目的、无目的的读书。”阅读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生命力的烙印。不读书的赵利剑,不是赵利剑。在课堂上,历史事实、名人典故,他都能够信手拈来。以这样的学识为基础,赵利剑面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便游刃有余。学生的疑问、困惑,乃至于善意的刁难,他都能在谈笑之间解决。
激情张扬,学生则亲;睿智渊博,学生则服。这样的赵利剑,依然不能令自己满足。他在实践中苦苦思索着关于“道”的问题。他的历史教学追求化育涵养的文化功能,即新课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他说:“教学的本质是教育,是对人的培养,是对人格的完善。”这就是“道”。
“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建立积极的世界观。”这是赵利剑的“道”。他“术”“道”结合的成果丰硕:培养出众多的学科状元,自己是北京市历史学科市级学科带头人、首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特聘指导教师,是北京市初中教育研究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他曾多次开设全国、市、区级公开课并获一等奖。
“学生在社会上能否取得成功,教师有时无能为力,但做人的成功,则需要教师敢承其事。”赵利剑说,“我的成功在于,学生的真善美的言行给自己带来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