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玩iPad小学生就罢写作业
电子产品使用低龄化引发争议
不给玩iPad就不肯写作业,南京二年级的小学生豆豆(化名)让父母直挠头。事实上,像豆豆这样痴迷电子产品的小孩并不是少数,伴随着iPad等电子产品的风行,这些原本属于成人世界的产品也迅速成为孩子们的玩具。而家长们对于iPad等电子产品“低龄化”的现象也各执一词。到底应该“疏”还是“堵”,专家建议,“细心选择,谨慎使用”可以作为父母给孩子使用iPad等电子产品的原则,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又能关注到孩子的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
麻辣故事
iPad成了80后潮妈的“早教机”
孩子才上小学4岁,但在80后潮妈梅梅的眼中,“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信念已经超过了一切,“我会努力给孩子最好的,包括最新潮的电子产品。”于是,梅梅将自己的iPad当成了儿子的早教机,在iPad里下了识字电子书、儿童歌曲100首等多种儿童启蒙读物。当然,“疯狂的小鸟”“切西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有空便带着儿子在iPad上戳戳划划。而儿子也对这个忽闪着的电子屏幕兴奋不已,时间一长,不用梅梅带领,儿子也能用自己的小手指灵活的在屏幕上划来划去。
对于儿子的这一变化,梅梅很是得意,“高科技产品铺天盖地,用iPad来给孩子早教,等于从小就给他灌输数码知识,将来学个信息学什么的会方便很多,说不准还能成为未来的工程师呢。”梅梅告诉记者,用电子游戏和软件吸引孩子学习,既能娱乐,又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儿子很喜欢触摸屏幕,那些小游戏,自己能玩好久。”
巧的是,梅梅的同事小王家的3岁千金朵朵也是个“苹果迷”。一到爸爸的办公室,朵朵最爱做的事情便是在每个格子间里都蹿上一遍,小眼睛直溜溜盯着爸爸的每位同事的桌子,一边念叨着“苹果机,谁那里有苹果机?”在朵朵的概念里,便意味着“打僵尸”和一切好玩的游戏。只要一有“苹果机”,最爱的图画书都可以不看。但朵爸却对闺女使用电子产品有点反感,在朵爸的授意下,同事们全都将苹果手机藏了起来。找不到手机的朵朵只得乖乖坐在爸爸的座位上看起了图画书。
4岁娃玩iPad玩成“小四眼”
“以前我一回到家,宝宝一定会扑上来喊‘妈妈’,自从我买了iPad以后,下班回家的时候,女儿迎到门口来喊的是玩游戏。”4岁小姑娘蓉蓉(化名)的妈妈说:“我们一直觉得好玩,小孩玩起愤怒的小鸟来比我们大人还神,小手在iPad的屏幕上一点一划的。”一旦抱着妈妈的iPad,蓉蓉便不愿放手,原本的“粘人精”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一声不吭,妈妈也落得清闲。
但不久蓉蓉妈便发现,女儿逐渐开始眯着眼睛看东西。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蓉蓉的视力急剧下降,“医生告诉我,玩iPad比长时间看电视还要伤眼。一时的纵容让女儿成了“小四眼”。
和蓉蓉有相同遭遇的还有南京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小宇(化名),上学期末考到了“三好学生”,喜出望外的小宇爸爸给孩子买了一台iPad作为奖励。整个假期孩子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都抱着这个新鲜玩意儿,就连上厕所的工夫也要带着,成了一个标准的“iPad控”。“假期里我们还提醒过他,让他注意保护视力,可他也就是象征性的放下,趁着我们不注意,又偷偷开始玩。”小宇的妈妈告诉记者。一个多月后,小宇开始向妈妈念叨“眼睛疼”。妈妈赶紧带儿子到医院查眼睛。就连到医院检查时,小宇还不忘要带着iPad。检查结果非常意外,小宇原先1.0的视力,一下降到了0.5,不得不靠戴100多度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小学生不给玩iPad就罢写作业
iPad偷走的不光是幼儿的心,小学二年级的男生豆豆也是电子产品的疯狂爱好者。每天放学回家,在做作业之前,豆豆都要和外公外婆进行一番“战斗”,他非要玩半小时iPad上的“植物大战僵尸”才愿意做作业,否则就“罢工”。但一玩起来豆豆就没了时间概念,一直要听到爸爸妈妈下班扭动钥匙开门的声音,豆豆才依依不舍的收手,迅速将iPad藏起来。
每天总是这么玩终归不是个办法,豆豆的班主任发现,豆豆的作业变得越来越潦草。班主任及时将这一情况和豆豆爸进行了沟通。豆豆爸本身就是位高智商的电脑老师,得知儿子的这一变化后,果断采取了“变通”的行动。
“我花了一个晚上彻底将‘植物大战僵尸’玩了个透,琢磨出了孩子为啥对这款游戏这么痴迷的原因。”决定和儿子“斗智斗勇”后,豆豆爸首先来了一招“知己知彼”,将儿子痴迷电子产品的原因琢磨了个透。“打僵尸和二年级小男孩儿的好奇心还是符合的,加上游戏界面设计的比较艳丽,所以孩子才会喜欢。”尽管工作很忙,但豆豆爸还是抽出时间和儿子长谈一番,父子俩最终“约法三章”:豆豆每天可以玩十分钟“打僵尸”,但必须是在作业完成之后。为了监督孩子,豆豆爸还特地买来了一个能定时的小闹钟,豆豆一开始玩游戏,就拧上闹钟定时。“在这十分钟里,有的时候我还会陪着孩子玩,既然在玩,就要充分满足他的好奇心。”不出半个月,豆豆就在爸爸的陪伴下将iPad里的“植物大战僵尸”全部“通关”,而他的“电子产品痴迷”症状也彻底“痊愈”。
专家观点
小学生没有iPad就不愿做作业,幼儿园里的小宝宝们讨论iPad是“社交需要”,医院里“小四眼”不断增多……面对电子产品愈发低龄化的趋势,到底应该“疏”还是“堵”?
眼科主任抵制18岁以下接触iPad
南医大二附院眼科主任张晓俊直言不讳地指出:长时间盯住屏幕,会使得孩子的眼睛眨眼次数减少,眼部干涩不适形成干眼症。长时间地使用电子产品不仅仅是会对视力、视觉造成影响,更会对孩子骨骼、心理等方面造成更多的负面效应。建议18岁以下孩子不要接触iPad之类的电子产品,18岁以上的孩子在玩的同时一定要限定时间,每次半小时,每天不超过1小时。同时,家长要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教育专家提醒要慎重使用
“电子产品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产物,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从宏观上说是一个不可抗拒的潮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发展,这是大势所趋。”对于电子产品低龄化的问题,南京市教研室书记刘永和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刘永和认为,电子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只要能够充分地、很好地运用电子产品,对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教育思维的转变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必须要指出的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具有很强的工具性。
它的使用决定于内容、目标,使用者的年龄、认知水平和自制能力,也就是说,选择非常重要。”刘永和认为,在目前使用iPad等电子产品的低龄儿童中,有的认知水平未必能够达到理性地使用电子产品的程度。同时更多的是内容选择方面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有的电子产品中的游戏,对低龄孩子有比较大的冲击和伤害,这是值得老师和父母们高度关注的问题。电子产品低龄化需要辩证看待。我建议父母和孩子要细心地选择,慎重地使用,这样才能够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又能关注到孩子的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
记者微调查
四成小学生承认电子产品影响学习
电子产品低龄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据外地一家早教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在50个受访的家庭中,90%的孩子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开始接触电子产品,其中手机、电脑是孩子最熟悉的电子产品;小孩接触电子产品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很多2岁不到的孩子就表现出对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的热衷。
而记者也在南京本地针对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近四成学生毫不讳言地承认电子产品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被调查的小学生告诉记者,使用手机的确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利用手机上网进行社交互动和玩游戏。不少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子产品最吸引自己的地方便在于可以聊QQ和玩游戏。“一边走路一边听歌很酷。”只有不到15%的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搜索和浏览咨询,和使用手机上网聊天及游戏的小学生相比,这一数值只有不到四分之一。
除了手机,iPad等平板电脑也越来越受到小学生们的欢迎,数码专卖店里,iPad等平板电脑展台每天都有大量免费试玩的消费者,其中70%以上都是小学生,“他们不是手机、电脑的消费人群,却是‘三件套’中iPad的重点消费对象。”南京珠江路的一家iPad专卖店的店长介绍说。(实习生 金菁 记者 杨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