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无论去欧美,还是去澳大利亚考察,都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某大学教授的孩子,居然在当面包师,做手工艺。教授说起自己孩子的职业,充满自豪,根本没有国人的难为情。这令考察的中国人,感慨万千。
感慨归感慨,但回到现实,经常出现在中国家长嘴里教育孩子的话语是,你不好好学习,今后就去做某某去。这里的某某,就包括“扫大街的”、“清洁工”、“端盘子的”之类。当然,面包师、手工艺者也是家长们很不待见的。
而当下的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家长们的这种意识。在我国的升学教育体系中,中小学所授内容,无不为了中考、高考,老师教育孩子们,要争做第一名,就连乡村学校也从来不教学生农技。学校哪有手工、烹饪这些课程让学生们选择?要是学生对这些感兴趣,家长和老师将万分忧虑,直接告诉他,对这些感兴趣,将来没有前途,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近日媒体报道了河北的“大学加工厂”——衡水中学。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学校,都为这所每年输送70多名北大清华学生的中学而骄傲,其傲人的高考战绩,也吸引力了众多参观取经者。“衡水模式”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产物,它关注的不是学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而是不择手段地把学生培养为“分数机器”。它也不太关心这些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只是注重眼下光鲜的升学数据。沉迷其中者以为把学生送上名校就是办学的成功,却不知道,名校只是求学的一个环节,任何教育都应该为了学生的终身成长和幸福。
与这一教育制度相对应的是我国就业体系。在学历社会中,我国的学校有高低层次,而劳动也有高低贵贱。不同的行业、岗位,不但收入相差迥异,而且所获得的社会福利保障也不同,社会地位更不同。在我国的就业体系中,做公务员、进国有企业、跨国公司是当前大学毕业生的首选,这些行业与岗位,被挤到头爆,而除此之外的工作,都被视为低人一等。要是某个学生子承父业,做不起眼的手工艺营生,多半被视为没出息。
毫无疑问,这就把所有孩子逼进单一的成才通道。而随之而来,我国很多传统的手工艺,也就失传。
那么,欧美、澳大利亚的人,为何不在乎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从事“不光鲜”的工作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在他们那里,劳动没有“光鲜”与“不光鲜”之分,只有自己是否感兴趣之别。所有劳动是平等而都有尊严的。简单地说,做大学教授和做面包师、酿酒师相比,后者的收入可能要高于前者,而享受的社会地位完全一样。在这种环境中,谁还会憋屈自己,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呢?
学校教育也是如此。教育没有改变某个人命运的功能,因为从出生起,每个人享有的权利就是平等的。因此,教育只有教育的功能,就是让每个人得到更好的发展,做最好的自己,能幸福成长。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