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认为,性别教育待到孩子上学时还来得及。其实不然,性别教育,需要从0岁做起。
首先,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最初的性别特质。即使是一岁以内的婴儿,也能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感知到爸妈性别上的不同。所以此时的家长不要以为小婴孩儿不懂事,男性没轻没重,就“剥夺”男性照顾孩子的机会。相反,更应该让父亲加入到照顾孩子的行列中,即使插不上手,每日在孩子面前“晃荡晃荡”,也能让在襁褓中的婴孩儿感受到男人的存在。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到了两三岁的时候惧怕男性。其实这是他们性别认知的一种表现,此时的孩子已经能明白一些男人和女人的区别,能感觉出妈妈是温柔体贴的,爸爸是权威刚强的,所以让这个年龄的孩子既感受父母的爱,又感受到父母的权威是重要的。
其次,男孩子天生喜欢冲冲杀杀地狂奔猛跑,女孩子则喜欢摆上小碗小盘地玩过家家,男孩女孩的个性与生俱来是不一样的。区别就在于后天的教养,家长要在生活中自觉地强化对孩子的性别教育,比如称赞男孩子的勇敢果断、大度不计较,表扬女孩子的温柔善良、安静不吵闹,这样孩子会从小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有一个良好的定位。还有,不要因为孩子小懂事少就给孩子乱穿衣,“发卡花裙子”是属于女孩的,“一身戎装”则是男孩的专利,从小就在游戏中给孩子正确的性别特质教育。
最重要的是,家长从小就应该教育孩子“男女有别”,这种“有别”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女孩儿虽说天生就应该受男孩儿保护,但也肩负着照顾伙伴的重任,在平时生活中家长可以引导女孩儿照顾弟弟妹妹以及其他小朋友,从小培养她们秀外慧中的知性气质。至于过于男性化的女孩儿,家长一定要早早动手纠偏,以免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情绪逆反,对父母的话更听不进去,导致孩子一次次失去纠正性别认知的机会,将来家长追悔莫及。而作为男孩子,父母则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勇于担当、不怕失败的男子汉气概。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在对男孩子的教育上,父亲的角色尤为重要,父亲一定要花时间多陪陪孩子,在亲子交流的过程中,建立起男性的责任感和胆量。而在对男孩子的教育上,也不要一味用“听话”、“很乖”等标准来要求孩子,而应就事论事,让他明白道理,提高抗挫折能力,提高其与人交往的能力,并加强锻炼运动等,让他具有强健的体魄,从小学会适应一个男性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