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孔融,会不会让梨?最近,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一个学生答“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叉。孔融让梨,而孩子不让,您会怎么看?如果您是家长,主张孩子让梨吗?
[事件]
“孔融让梨我不让”被判错
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题目中有一道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 ”上海的一名小学生回答“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这张试卷被孩子父亲发现后,拍成照片发到了微博上。孩子父亲想不通:这就是如今的教育吗?这条微博一天时间里就被转发近2000次,评论400多条,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在网上热议中,大部分网友认为“老师判错了”。有网友说,这是一道好题,但需要老师去引导孩子。这个红叉很粗暴,其实孩子答案原本无可厚非。第一,孩子是讲规则的,父亲授权,严格按照年龄大小来分,自己的比弟弟的梨大,可以不让。道德教育不应该要求人人都做圣人。第二,这个孩子至少说了真话,比那些口是心非回答“让梨”的好。
有网友表示,孩子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更不能算错;还有网友质疑:题目明明问“你会怎么做?”只要答出自己做法就可以了,倘若没有答非所问,怎么能打叉呢?如果题目改成“你认为应该怎么做?”这才可以凭价值观来判断正误。更有网友指出,这道题并不是语文题,而是思想品德题,或者是心理测试题。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样答题不好,谦让是一种美德,还是不能丢。
[评说]
“孔融让梨”的教育不过时
菜菜妈(音乐学校四年级学生家长):这个问题是个道德层面的问题,不是对错的问题。从卷面上这孩子没有错,老师不应该打叉。但是从这个父亲“想不通:这就是如今的教育吗?”我要说这个父亲和很多国人一样,他是属于功利式的教育。
“我凭什么让”,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国人中是非常普遍的,也正是这样的教育让国人变得越来越自私,整个中国的道德水准越来越低。个人认为,“孔融让梨”的教育并不过时,谦让之礼值得弘扬。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要谦让,大体上孩子懂礼貌会谦让,但是遇到他特别喜欢的东西还是不肯谦让,所以,教育孩子还是任重道远。
出这样的题目没有实际意义
许兰兰(双十中学初三学生家长):个人觉得学生没错,况且只是选择梨子的大小,并没有把其他人的份额收归己有。错就错在老师笔下那个大红叉。其一,老师不尊重孩子的选择,忽略“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其二,在如今多元化的、现实的社会里,老师出这样的题目考学生没有实际意义。现在的教育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应试教育,其实教育的宗旨应该是拓展学生思路,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
童真,不能去左右。其实你尊重孩子,同时也就教会他尊重别人。一般来说,我教育孩子,主要以在法律的准绳下,不做侵犯他人的利益的事,尽自己所能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教育是艺术 让梨莫若争梨
王中伟(集美中学教师):看到这个素材,我的第一感觉是想给打叉的那个老师打一个叉,这是一个只看标准答案,只关心分数,心中无人的老师。按照这个答案的引导,学生们千篇一律地回答“让梨”,则有引导学生说谎话的嫌疑。
从孩子的天性来说,肯定想吃大的,如果孩子违背了自己的本意让梨而得到表扬,可能会培养孩子从小说谎话的习惯。让梨是否就能培养孩子谦恭礼让的品质在当今这个社会已经是一个被质疑的命题了,如果我们还要教育孩子“让梨”,则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out了。
一位美国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一的苹果,结果她的孩子都想要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于是这位妈妈说,门前有三块草坪,你们三个谁能够把草坪修剪得又快又好,谁就能得到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最后,一个叫约翰的孩子,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赢得了最好的苹果。显然,这位美国妈妈的教育艺术比较高,其引导的价值观会使孩子们受益终生:“想得到大的苹果吗?奋斗就是了”。通过个人的奋斗得到大苹果,永远是公平和公正的。
教育是一门艺术,让梨莫若争梨。
[讲堂]
美德教育需要智慧与合力
易增加(厦门海沧延奎小学校长)
考题设置不合适
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就要懂得谦让之礼,懂得与人分享,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老师将这美好的期盼倾注于考试题目中,以“文以载道”检测孩子的道德水平。
问题就在于“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道题本身已把教师和学生置于两难境地。如果教师把学生回答 “我会让梨”和“我不会让梨”都打“√”,则“我不会让梨”的答案明显不符合故事的启迪作用,也不符合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要求。如果学生都必须回答“我会让梨”,则剥夺了个别学生说真话的权利。出题者和答题者在思维模式上的不一致,便引发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孩子答案没有错
《孔融让梨》涉及到价值哲学中事实与价值的两个重要概念,“孔融让梨”这个广为流传并得到普遍认可的历史典故是客观的事实,而“孔融让梨”是好的、应该的、值得学习的谦让之礼,是主观的价值。
这个小学生很诚实,他认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的,这是对故事中客观事实存在怀疑。他听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且真实表达了自己想法——— 不想让梨,这是他主观上的价值判断。
作为一年级的孩子,这样回答无可厚非,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长把孩子伺候成“小皇帝”或“小公主”,吃最好的挑最大的都是应该的,没得谦让也不必谦让,孩子有这种想法也就不足为奇。
孩子的想法并不可怕,因为这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发自内心最真诚的想法,即使这个想法暂时不会有道德标杆意义,但起码做到了诚实。
谦让之礼需引导
这件事中,可以说老师是认真负责的,阅卷老师对“孔融让梨我不让”打上叉,是在履行一个合格教育者的职责,用正确思想去塑造学生的道德。但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开放的,要说欠缺,该老师缺的是一份智慧,他只知执行教学任务,而忘了老师除了判断学生答题对错更在于教化,引导孩子心智成熟。
如果老师把“叉”改为“问号”,在表扬这位学生说出心里话的同时,让他谈谈自己的想法,引导全班同学讨论,寻找身边谦让的事例,引导孩子们见贤思齐,让孩子在交流中感受到如果和其他小朋友分享梨,把一个快乐变成两个快乐,岂不是更好?
教育的智慧就在于如何把儒家的 “孔融让梨”引导到颇具现代气息的“分享梨”,这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教育艺术。
美德教育要合力
“孔融让梨我不让”基于孩子坚信 “4岁的孔融不会让梨”的价值判断,这可能是孩子对“孔融让梨”真实性的怀疑,也可能是现实价值和成人价值观对于孩子的影响。不可否认,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谦让、友爱、奉献的品格,会影响其一生。
“孔融让梨”折射出的谦让和礼貌,闪烁着人性的善与美,值得传承、弘扬与学习。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要求。孩子美德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化,也需要家庭成员的榜样和渗透,更需要社会风气的熏陶,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的结果。
不论人性是“本善”还是“本恶”,我们都有责任引导孩子向善的方面发展,既褒奖孩子的诚实品质,又循循善诱,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逐渐懂得基本的是非观念,不断内化为美好的品德。这样的合力教育,于己于家于国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导报记者 魏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