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刚在搜索栏中键入“初中生”三个字,搜索栏就自动弹出一个下拉框,其中“初中生激吻”竟然排在了第一位,继续点击则出现一连串关于“激吻”的链接,充斥着各种不堪入目的视频和图片。此外,在相关搜索栏里更是分门别类的细化:“女初中生课堂激吻”、“初中生电梯激吻”等这些极具诱惑的“关键字”历历在目。原来,除了初中生“殴打门”,“激吻门”也是“红极一时”。同样,在搜索“中学生”的时候,也搜到了如“校服妹赤身裸体”等“中学生不雅视频”。这些“重口味”信息在记者搜索过程频频出现,令人猝不及防!
正常的搜索却有如此“不正常”结果,“殴打门”“激吻门”竟能登堂入室,肆意传播,,其背后是目前网络色情暴力信息的泛滥。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在中国4.57亿网民中,中国25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数已达2.12亿,其中未成年人占到青少年网民的46.5%,规模达到了9858万。另据一份关于未成年人上网问题调查报告显示,超半数未成年人并未直接进入黄色、暴力、色情网站,更多的是在网络信息搜索、网页浏览中受到诱导。让这样一个涉世未深的庞大群体自由围观这些“重口味”的视频图片,对其身心健康的伤害可想而知。
除“糟粕”更需立“新知”
为净化网络环境,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国家已经多次重拳出击,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从倡导“文明上网,文明办网”到“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从根源堵住色情暴力信息源头。虽然加大力度“围追堵截”,但总会有些“漏网之鱼”,毕竟对数以万计的网站进行监测和信息过滤难度非常大。加之互联网无国界,有些网站往往使用的是境外代理服务器,以此来逃脱法眼。因此,在铲除网络毒源之后,如果没有及时填补内容市场上的空白,这些网络色情暴力信息很可能会卷土重来,继续潜伏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伺机毒害未成年人,令人防不胜防!
一方面,铲除网络的“毒源”是一场持久战。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正处在成长关键时期,好奇心较强而自我约束力差,家长老师若是完全“堵”住其上网需求也并不可取。因此,要让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能够自由翱翔,在“堵”和“破”之外更需要的是“立”,除糟粕的同时立新知才是长久之计。
要“授鱼”更要“授渔”
未成年网民是网络应用较为活跃的网民群体。数据显示,未成年人在网络文学上的使用率达43.3%,在网络视频、网络音乐上使用率则分别达63%和82.6%。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为首的网络媒体,开发了大量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涉及网络视频、网络歌曲、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等多方面;策划制作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道德模范高校行”、“公民道德之歌”、“永生的博导妈妈”等专题,挖掘大批感人事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未成年人创造出大量优秀精神文化食粮。然而,做好了饭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要教会孩子怎么吃。如何让优秀网络精神文化食粮成为未成年人的“盘中餐”?打通其进入未成年网民的渠道是关键。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元化,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更需加强引导教育工作,为网络精神食粮进入未成年群体创建相应的渠道,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让孩子学会健康、文明、安全的上网。目前,不少学校设置了性教育课堂,并结合专家学者开设性科学博客和论坛,引导孩子通过正常渠道了解性知识,从而抵制色情网站对其的诱惑和伤害。近日,南京某小学甚至将微博也引入日常教学当中,教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正确使用微博,促进其身心发展,取得良好效果。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在除糟粕的同时立新知,以“授渔”的方式“治本”,才能够充分发挥网络这把双刃剑的作用,我们不但要还青少年一片纯净的网络天空,更要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自由飞翔的天空,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传播黄色淫秽信息的色情网站,充满低俗暴力倾向的网络游戏屡禁不止,无孔不入的网上不良信息像海洛因一样吞噬青少年的心灵,冲击未成年人的道德底线,诱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黄毒”仍在青少年的窗前徘徊,阴魂不散。如何还孩子们一片纯净的网络天空?如何让未成年人在无限蔓延的网络世界里健康成长?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光明网记者 王 莉 李平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