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网络时代,这句话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今,比起现实中的交流,家长们更愿意“群居”线上,他们在网上交流经验、互换资讯,讨论教育问题,每个人身边可能有200个人帮着出谋划策,解决孩子的一切问题,但是他们彼此或许并不熟悉,甚至不曾见面,这些家长比起现实中更是交浅言深,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开始过“群居”生活。
群居家长调查 加群是家长常态 最多入了12个群
“准妈妈群、妈妈群、幼儿园家长群、小学生家长群、快乐围棋群、竖笛群、少儿英语群……”每天早上,在送完孩子,做完家里的卫生之后,菡菡妈习惯性地打开自己的QQ,这些群的信息就会在电脑上闪现,她一条条地打开,看看今天有什么新公告,群里在讨论什么话题,碰到感兴趣的就发言跟朋友们聊上几句。
菡菡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作为全职主妇的妈妈现在至少加入了6个家长群。“有菡菡之前,我很少加群,QQ上就是几个同学朋友,第一个群是在医院做产检的时候加入的,里面的人也都是几个准妈妈,大家产期相近,没事儿聊聊天。”菡菡妈觉得自己是标准的“网上群居族”,在孩子这儿遇到的每个问题都在群上寻找答案,“小孩子咳嗽,我都会去群里说症状,问妙方,之后‘早教’报哪儿比较好,幼儿园要准备什么,这些细碎的问题大多是在群里大家商量着解决的。”孩子升小学之后,菡菡妈加入了小学家长群以及班级群,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对特长不熟悉的妈妈又加入了各种少儿兴趣群,就这样,零零碎碎的群竟然有了6个,“现在我又加入了小升初的群,为孩子将来打算。”
记者调查发现,与菡菡妈一样过线上“群居生活”的家长不在少数,询问中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至少加入2个以上的QQ群,最多的竟然加入了12个家长群。比较热门的群可以分为几类。最热门的是按孩子学段分的阶段性群,如幼升小群、小升初群、中考群、高考群都十分热门,500人以上的群不在少数;还有根据孩子学习环境划分的范围群也很受家长欢迎,包括学校群、年级群、班级群;另外,为了解决孩子的特长问题,家长们也会加入各种兴趣群,比如作文群、英语群、奥数群、童乐美术群等等。除了这些,有些家长会加入自己喜欢的论坛群,著名的家长论坛群人数都在200人以上。
几个家长群的群主介绍说,每个群都有特定的讨论话题。幼儿园群大多讨论孩子生病和幼儿教育问题,热心的家长们乐于提供各种偏方,推荐一些简单的药品;小学生家长群更多是关心孩子的作业;中高考的时候,家长们更重视一些考试政策、考试时间以及对孩子近期心态的探讨等;班级群里,老师会发布信息和通知,家长会讨论作业时间,互相沟通起来方便又快捷。
快乐 孩子找玩伴 家长寻闺蜜
“以前我们会通过同学、同事、家人、合作伙伴来结识朋友,现在朋友的含义或许只是关心同一个话题、讨论同样的事件,在一些低龄孩子的家长群里,家长们通过‘群居’来创建自己的社交圈子。”诺诺妈是从怀孕开始就加入了家长群,“群里面会讨论很多东西,像是教育方法啊,怎么选早教啊,现在孩子都很单,也是在群上给找玩伴。”
有人从网上看到对孩子有益的帖子就贴出来交流,有人看到早教视频也发出来分享,妈妈们还经常组织孩子一块儿出门活动、旅游。诺诺妈觉得可能是因为孩子小,大家没什么特别敏感的问题可以讨论,各家也都是就近入幼儿园,涉及不到择校的问题,在她看来,加入这个群的家长大部分都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生活圈,让生活更加丰富热闹。
有时候,家长们会在群里大吐苦水,平时不敢向家人、同事抱怨的话也说了出来,大家纷纷给予安慰,因为共同的需求组合在一起,但相互不熟悉,谈话之间没有了顾忌,反而提供了绝好的心理按摩平台。群里面现在也经常做一些不带孩子的集体活动,吃饭、唱歌、足疗、团购……家离得近的还可以经常带着孩子串串门,线上线下活动参加多了,家长群更像是闺蜜群。
安慰 抱团儿面对各种焦虑
因为孩子小升初,家住西青区的林先生加入了一个家长论坛,他希望孩子能够报考南开区一所重点中学,就开始在群里发言询问:大家知不知道一些比较实际的小卷或者内部招录的形式可以顺利上,听别人说比起和平区,外区录取难度很大?很快一条回复出现:陈杯(陈省身杯)获得特等奖肯定没问题,我孩子就是这么进去的。林先生为难地说:陈杯特等奖很难啊,孩子够呛,别的方法呢?又有一个人用个人的方式回复过来:其实陈杯获得一等奖也可以的,最好五六年级都是一等奖,学校会秘密通知你考试,过了就秘密录取你。林先生恍然大悟,把简历寄了出去,入围之后,他又开始在群里面咨询谁有小卷真题。群里很多过来人给他发去真题,还有更多人七嘴八舌地回复,给林先生推荐了几个小卷冲刺班。一个静海的群友问道:能帮我打听一下静海的能在这个中学考小卷么?我孩子明年小升初。林先生立刻跟学校联系,然后在群里回复:问过了,今年没有,不知道明年怎么样,不过有个××学校一直是可以的,你可以去网上看一下。林先生说,在升学群里,最受欢迎的一般是培训机构的人、热门学校的人,“因为小升初推优、录取、招特长生等很多信息都不是那么公开,如果你真的只等那些公开信息或者部门公告,那你的孩子很难上名校。”
“小升初新政策”、“幼升小,需要准备什么?”、“要是购买××学区房要注意什么?”、“帮我分析一下,哪个学校更好一些……”这些问题都是在升学群里面讨论最多的,一位家长群的群主说,一般来说,升学论坛里最受青睐的是升学、考试有关的信息。“没有经历过升学的人不会知道那种焦虑。拿中考来说,春节一过到考试这段时间,群里就会异常活跃。”这段时间一个500人的升学群可能很快就能加满,而群里面一点点的“小道消息”都能让家长们兴奋不已,赶快去核实,生怕孩子失去一次机会,而择校、报志愿等也让家长们焦头烂额。
“那段焦虑的时间每个家长都有压力,”越是焦虑,家长们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在群里泡着,有时候到了凌晨一两点,一大半的家长都还在线,听别人大吐苦水,互相寻找安慰,也在等待着一两条或许有用点儿的信息。
收获 细碎问题总有答案 关键情况遮遮掩掩
你们孩子这次多少分?今天晚上作业多吗?这样的对话不是发生在现实中,而是班级群里的几个家长在互通有无。冯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初中,她自己加入了两个家长群,其中一个就是孩子的班级群。“其实我们线下都没有联系,也就是家长会的时候打个照面,但是网上交流的很多,主要是互通学校里的消息。”冯女士觉得,班级群给她最大的收益是能随时知道孩子的问题,督促孩子学习。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叛逆心理,不能深问,这时候家长群就起了好作用,“比如考试回来,我在群里问问就知道孩子的分数大概占个什么位置。还有一次,孩子作业做到晚上11点,感觉不正常,就问问别的同班家长是不是有特殊情况,然后再多观察孩子有没有其他问题,及时给解决一下。”
除了学习,作为家长还有很多需要通气,互相鼓励的事情,比如逢年过节要不要给老师表示表示,标准如何掌握?再如,孩子要不要上一些学前班、辅导班,如何选择等等。一些深入的问题也会在群里面交流,不过会更加遮遮掩掩一些。在一个家长群里,谈到学区房的问题,四五个家长都说自己没有买,结果后来发现其实全都私下购买了学区房,而且是同一片区,有些人遮掩一个是因为不愿意显摆,怕别人羡慕,有的则是怕孩子上学竞争者太多。择校费之类敏感的问题家长们虽然也做交流,但总会遮掩地用“一个朋友想问、朋友(同事)的孩子想上……”之类的开场白来询问,“不过群里面倒都是有人回答的,这些信息很有用。”
群居家长专家观点 网络群居源于信息不对等
南开大学教授黄春雨认为,家长们网上抱团儿,互通消息其实是信息不公开不对等情况下的无奈选择,就像万众瞩目的“小升初”,教育部命令不能进行选拔考试,但学校的选拔又实际存在着,这种情况下,所有信息都变得遮遮掩掩。群居于网络上的往往是没有经验、没有人脉的家长,招生动态、面谈信息、选拔标准这些都希望从线上获得,并只能混迹在论坛和QQ群中,互相打听,互通有无。
另一方面,“网络群居”也反映了家长们内心的恐慌与现实的无奈,家长们望子成龙,时刻关注,希望孩子上好学校,时刻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大部分群的热门其实源于这种恐慌,他们希望通过群体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状况,“抱团儿”取暖,共同渡过升学、择校、毕业班这些孩子累,家长更累的时刻。
新报记者 翟玉静 漫画 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