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分两种——包办型溺爱和放纵型溺爱。包办型溺爱已够糟糕了,但放纵型溺爱的危害更为严重。 可以这样讲,包办型溺爱中,父母将孩子当成了“自我的延伸”,而在放纵型溺爱中,父母自愿做孩子的“自我的延伸”,他们是孩子的手和脚,心甘情愿地接受孩子的指挥。在放纵型溺爱的家庭中,孩子是一家之主,而父母却要唯命是从。
这是一种颠倒的爱,是一种最为懒惰的爱,也是最不利于孩子自我成长的爱。
在家是“小霸王”
校园里是“小恶魔”
放纵型溺爱会导致孩子成为“他人的地狱”,这一点早在幼儿园就已开始体现。
一位妈妈写信说,她女儿上幼儿园中班,老被班里的一个小女孩欺负。“那个小女孩特别爱指挥人,她命令我女儿和她一起玩,我女儿不同意,她就过来打我女儿。她也经常打其他孩子。”
“这样的孩子,在家里肯定是‘小霸王’,指挥父母指挥惯了,到了幼儿园自然会指挥其他孩子。”广州晴朗天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袁荣亲分析说,“因为放纵型的溺爱,有些孩子从小就习惯了让其他人围绕着自己转。”
一些家长可能乐于看到孩子喜欢指挥别人,认为这是孩子天生的领导才能。但是,这种早早就惯出来的“领导才能”因为缺乏对别人的理解,不仅会成为“别人的地狱”,也会成为自己的地狱。
阿辉就是这样的孩子,上了小学后,他遇到了麻烦——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倒数。这并不奇怪,因为阿辉习惯了别人替他解决问题,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怎么努力都不能替他掌握知识。因为学习成绩糟糕,老师和同学都不再关注他,为了重新成为大家的关注中心,阿辉发展出了一系列的恶劣行为,譬如在课堂上骚扰其他同学,给同学、老师起绰号,故意找老师麻烦……
“凡事占上风,太想成为关注点,这是很多问题孩子制造麻烦的原因。”袁荣亲说,“他们多数人难以通过取得好成绩而成为大家的关注点,就只好去制造麻烦”。
放纵型溺爱的父母
在培育自己的敌人
放纵型溺爱发展到最后,还会培养出“父母的敌人”。17岁的高二男生阿升,因为和爸爸吵了一架,就威胁妈妈说:“你要你老公,还是要我?要他,我就离开这个家。要我,你就得和这个家伙离婚。”
“放纵型溺爱会导致孩子心中根本没有其他人。”袁荣亲说,“如果父母不早点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最终也会发现,他们的孩子也是他们的地狱。”
放纵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经常伪装得很强大,但实际上他们难逃放纵型溺爱带来的三个常见的恶果:
依赖。即对亲密关系的严重依赖,他们不能接受独立,必须和其他人黏到一起,必须通过其他人对自己的在乎,才能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们先是依赖父母,最终是依赖配偶或孩子。他是配偶和孩子的地狱,因为他只知道提要求,让亲人关注自己,但他们却对亲人的感受视而不见。
自卑。他们会发现,一旦离开亲人自己什么都不是,所以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但他们自大惯了,不能接受这种自卑,所以会把自卑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变本加厉地伤害别人。
任性。父母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自我中心主义,导致他们严重缺乏同情心。他们习惯了有愿望立即得到满足,没有学会愿望的满足需要时间,而且得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这也是导致他们容易沉溺于电子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
孩子经受挫折
走出天然的自恋
幼小的孩子都是自恋的,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孩子需要在自我探索中打破这一天然的自恋。
这个探索过程主要从2岁开始,他们需要认识社会,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而孩子未走入社会时,父母和亲人就代表了社会。做父母的一味溺爱孩子,放纵孩子的一切欲望、要求,就是告诉孩子他的一切欲望都是合理的。长此以往,孩子的天然自恋就没有遭遇真正挫折,心中有了这个自我中心的定式,再难走出来。
有些孩子则是幸运的,他们离开父母亲人后,在幼儿园或是小学经受挫折、坎坷,得到宝贵的人生经验,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自己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自己。有些则没有这么幸运,一帆风顺地走下去,自我无限膨胀,但当走到真正的社会中时,自我为中心遭到毫不手软的打击,社会环境无情地摧毁了他已经固化的自恋的心理定式。这时,他再以一己之力与社会抗衡,面临的就只是灭顶之灾。
别人不会溺爱你的孩子,做父母的,必须先意识到这一点。孩子在探寻过程中,挫折是必需的体验,也是必然的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认为,要养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子女,还需要更多的东西:爱不光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所谓合理,是一种判断,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最懒惰的就是放纵型的溺爱,因为这样做的父母居然放弃了思考,而让没有控制能力的孩子去发号施令。
这不仅是故事
放纵型溺爱的代价
冬天的一个晚上,妈妈带着3岁的皮鲁去朋友家串门。回到家里后,皮鲁突然发现一直攥在手里的一块糖果不见了。那块糖果是妈妈的朋友给的,他家没有这样的糖果。发现糖果没有了之后,皮鲁着急地哭了起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来安慰他,并承诺第二天给他买他最喜欢的玩具。但是,皮鲁没有妥协:“我要!我要!我一定要!”
皮鲁打着滚哭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得实在心疼,便带上照明工具,“倾巢”出动,沿着回来的路进行“拉网式”搜寻。眼看到了午夜,糖果还是没有找到,妈妈看到因绝望而死去活来的孩子,终于硬着头皮敲响了朋友家的门……
经历小小的失望就这样歇斯底里,预兆了未来灾难的来临。
皮鲁长大了,想找一个女朋友,但他看上的女孩根本看不上他。他不再打滚哭闹,而是拿起一把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
在医院里,皮鲁被抢救过来了,但是他却又开始绝食。父母哭着对他说:“你想把我们急死?不就是一个女孩吗?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好女孩多的是。”但是他恨恨地说:“我就想要她!要她!一定要她!”
从一块糖果开始,皮鲁被无休止的满足温柔地包围着,直至失去了理性……
(摘自心理学家武志红的博客,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