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中科院博士生周胤(应当事人要求,系化名)日前与北京市海淀区一所知名中学签订了就业意向书,这也就意味着他将放弃科研工作,明年博士毕业后将成为一名中学老师。对于周胤的这一决定,他的导师、中科院数学与系统学研究所研究员程代展教授在博客上连续发表《昨夜无眠》和《我的反思》两篇文章,表示难以理解,并认为这是一种人才浪费。一名在导师眼中“天生就是做科研的料”的优秀博士为何选择放弃科研到中学当老师?其中到底有怎样的隐情?昨天,记者几经辗转联系到了正在美国的周胤本人,他对这些问题一一做出了回应。
事件经过
今年初提出当教师想法 遭导师反对
11月中旬闪电签约
过去的一个多星期,周胤原本平静的生活经历了太多的变化。“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响,找到了点成名的感觉。”他半开玩笑地说。
就在与北京一所中学签订就业意向书的第二天,他飞赴美国,到德克萨斯州理工大学做为期3个半月的交流访问,继续自己尚未完成的博士学业。他通过电子邮件回复了记者的书面采访。透过他本人的描述和其导师程代展教授日前所写的两篇博客,事情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起来。
5年前,周胤从()数学系本科毕业,进入中科院数学与系统学研究所继续深造,导师正是程代展教授。在老师眼里,周胤几乎是个无可挑剔的好学生,“听话出活”。据程代展教授描述,周胤对老师的要求从来不说:“No”。“我渐渐地被他感动了,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师生二人的合作似乎很愉快,期间也做出了一些比较不错的成果,周胤也在控制界的顶级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并与程代展教授合著了几部著作,甚至获得了在控制界很有影响的关肇直奖……
“我对他充满期待,也充满信心。他成了我对未来的一个梦!”程代展教授写道。然而,就在半年前,突然有一天,周胤表示想去中学当老师。程代展教授非常惊讶,师生二人争辩几次后,程代展教授坚决不同意,并表示“你天生就是搞科研的料,如果放弃,中国甚至世界可能会失去一位优秀的科学家!”
最终,师生二人达成妥协:周胤博士毕业后先做两年博士后,然后再做决定。但仅仅过了半年,今年11月9日,周胤告诉老师:自己已经被北京一所中学录用,即将签约。程代展教授自然又少不了一番苦劝,“好话歹话都说了”,甚至请中科院一位老院士以及周胤的同学等人出面,希望能让他回心转意。但周胤这次的态度更加坚决,就在程代展教授11月13日在博客上发表《昨夜无眠》一文的当天,他与北京一所中学签订了就业意向书,明年夏天博士毕业后会到学校正式上课,“目前已经确定是教数学,至于是教初中还是高中,是在本校还是在国际部,到明年正式上课时才能定。”他说。
个人心声
“我认为自己不适合搞科研”
“当教师更适合我的性格”
对于导师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做科研的料”的说法,周胤自己并不认同。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之所以放弃科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搞了几年的科研之后,他认为自己对科研工作缺乏真正的兴趣和才能,于是逐渐萌生退意。程代展老师认为自己对科研很感兴趣,是因为自己总是把老师布置的活儿很快完成,这其实是老师的一个误解。“只是因为我从小被教育成听话的‘好孩子’,只要别人给了我任务并且是我应该做的任务,不管喜不喜欢,我都会尽力去完成,而并非对科研真正感兴趣。”
除了兴趣不足,周胤认为自己在做科研方面“没能力”。 他解释说,自己虽然在控制界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几篇文章,“但顶级期刊的文章不等于是顶级文章。”这几篇文章无论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不算真的有用,甚至在技术难度上也没什么挑战性,只是相比当今大批的“水文”,算是“矬子里拔将军”,“我也没有为这些文章以及由这些文章而带来的荣誉真正兴奋过。”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最终做出了自己“不适合做科研”的判断。“做科研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他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周胤的想法在如今的研究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贾璐(化名)也是一名在读博士,与周胤是网友。据他介绍,中科院的科研条件和待遇在国内已经算是顶尖级的,但很多时候依然留不住人才,“圈子里流行这样一句话:‘一流的人才出国,二流的工作,三流的搞科研。’”他表示,作为基层科研工作者,国内硕博研究生的待遇比较低。他举例说,一名海归博士回国后在一家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每月薪资除去房租、吃饭等日常开销,所剩无几,更遑论买房以及结婚生子,而一些国内院校毕业的研究生的待遇就更差。“看着不少同龄人已经成家立业,我们这些研究生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他说。
大约一年前,时值寒假。周胤抽空帮一个微积分考试不及格的大一学生补习,为期两天,结果这名学生在补考时考了90多分,“这让我很有成就感”,他说:“我觉得当几个小时的家教比搞几个小时的科研舒服多了。”正是从那时起,他萌生了当老师的想法。事实上,对于中科院的博士来说,固然有不少人选择继续科研之路,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也不在少数。“但当老师的并不多,至少我身边没有。”周胤说,自己之所以选择当老师,是认为教师工作比较稳定、待遇也不错,自己也能从其中找到成就感,“比较适合自己的性格”。
在回答记者“博士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好老师吗?”这一问题时,他表示,自信有足够能力应对中学数学的知识。“我很清楚我现在的授课能力和优秀教师还有很大差距,但通过了学校的试讲至少说明了我具备了基本的授课能力”。他进一步表示,“除了授课以外,优秀的中学教师还需要很多其他素质,比如基本的师德,对孩子的关心,亲和力等等,这些我觉得我都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