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短短的三秒之间,曾经因车祸变成植物人、在母亲八个月读信呼唤下醒来的汤元杰完成了重新站立的新突破。昨日,医院池塘边,曾经摔倒无数次的汤元杰在妈妈杨显容的见证下,再次独立站在了母亲面前。
惊喜:“他能站立三秒了!”
小杰被妈妈唤醒后,逐步学会了以手势表达自己。为了让小杰能再度说话和行走,近日,杨显容再次带着小杰回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每天,小杰都要接受肢体康复、高压氧、针灸、电疗等多个过程,更要搀扶着栏杆站立半个小时。
昨日,在医院外空地的池塘边,杨显容再次把小杰扶到栏杆边上,鼓励他尝试自己独立站起来。杨显容耐心地扶着他站立,循循善诱:你小时候也是这么学走路啊,现在重新学,妈妈在,不怕的。在一遍又一遍的鼓励下,她把身体移动到小杰背后,作为后备支撑,然后轻轻地放开了手。在母亲的见证下,小杰突破了内心的恐惧,放开了妈妈的手,尝试自己站立,“1、2、3”当杨显容数到3的时候,小杰的身体再次左右摇摆,被母亲及时接住。
“他能站立3秒了!”看到这个成绩,杨显容很兴奋,并不断鼓舞小杰,为他的突破而骄傲。在杨显容的鼓励下,稍微歇息的小杰再次推开了妈妈的手,摆脱任何支撑物,独立一人站立了更长的时间。
康复:千米追车激发儿子奋发
这3秒的站立对于杨显容来说,来之不易。
两个星期前,杨显容再次带汤元杰住进了之前的医院。对比上一次的出院状态,小杰明显有了进步,能搀扶着栏杆站立。因这一突破,小杰却更“遭罪”了:每天,在医生和杨显容的监督下,小杰要搀扶着栏杆站立半小时以上。有时候站立累了,手没力气了,他无法控制柔弱无力的肢体,一歪就摔倒了。每到这时候,好强的小杰会开始发脾气,不愿意再坚持。
前日,12岁的小杰再次为艰难的康复而产生逆反心理,哄过骂过他的杨显容再次流泪了。看到妈妈的哭,小杰伸手抱住妈妈,给她安慰,又重新听妈妈话,配合训练。
对比之前听同学的信件,如今回家亲自站立在同学亲友面前是小杰坚持锻炼的最大动力。杨显容介绍,之前有老乡开车从顺德回四川老家,小杰很想回去。车要走了,她抱着80多斤的他一路追车,足足追了1000米。“我现在都难以想象就这么抱着他追了一路啊。”她表示,这是为了能激发小杰,让他能切身体会大家希望他站立回家的愿望。
未来:相信他回归社会
今日,小杰将完成一个阶段的治疗疗程,杨显容表示,可能会带他回家住一段时间,等凑够了医疗费,再回来进行康复治疗。
杨显容说,这孩子一直是一个倔强乐观的人,很要强。她坚信,无论这条康复的路还要多漫长,小杰终有一天能走路、说话,重新回归到社会中,过上正常的生活。(记者梁超仪摄影报道)
(广州日报 梁超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