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11月26日电 (记者 高楠)央视近日又推出新一轮的街头采访话题,“我们是哪里来的”。此次将调查主题直指在中国讳莫如深的“”问题。千奇百怪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大多数人都以玩笑的口吻一笑而过。在这一笑而过的背后正暴露着中国“性教育”的缺失。
在中国人保守的思想里,“性”,是难以启齿的话题。往往对和“性”有关的一切都采取回避、遮掩的做法。不久前的一则新闻让人大为吃惊,安徽一名17岁男孩因“晨勃”而感到羞愧,挥刀自宫。血的教训正警告我们:中国的“性教育”,时不我待!
大多数的中国人,他们的“来历之谜”都有同一个答案,“父母捡来的”。中国的父母们认为性教育是水到渠成之事,不用刻意为之。其实,不能简单地把性教育理解为性知识教育,性教育还涉及生理、心理、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如果不能及时普及,正确引导,惨剧可能还会再次上演。
中国政府近年来对待“性教育”问题持开放心态,从政府在公共场所免费提供安全套这一行为就可见一斑。从过去的讳莫如深到如今的积极疏导,中国政府在“性教育”问题上正积极探索。但目前看来,尝试性的摸索还没办法跟上现在孩子早熟的脚步。被妖魔化的性,只强调风险的恐吓式性教育,书本知识脱离实际沦为说教,性教育被当成生理卫生课。中国在性教育问题上的努力被太多的短板制约着。相较中国而言,西方很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性教育系统。浪漫法兰西,孩童可直观感受“爱意”的程度。在瑞典,相关政府组织定期讲授爱的科学意义,在更加开放的美国,教育方式更加多样化,父母不只扔给孩子成人杂志。温馨、充满爱意,似乎已经成为海外性教育的“主旋律”。而在中国,在性教育的道路上,政府要引导的很多,社会要承担的很多,懵懂迷茫的孩子们想知道的更多。
性的本质是因为人的动物天性。我们长久以来的教育模式中形成的存天理、灭人欲在今天依稀可见,萌动的青春无需遮掩,亢奋的荷尔蒙也应合理释放,整个国民的性启蒙,也不能仅靠家长的玩笑,老师的管教,社会的简单疏导来解决,孩子的一句“我是哪里来的”,拷问的不仅仅是对于生命之初的好奇,更是拷问社会对于人本教育缺失。
(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