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整体难度降低预计比去年高5分
李琳:今年的行测整体而言中规中矩,比较简单。常识部分少考了五道题,从历年情况来看,常识部分是大家要把握的。最简单的是类比推理。
我们得到一个信息,就是每道题的分值是均等分布的,所以从这个小的变化我们知道今年的笔试分数线,副省以上会划在60,副省以下,地市以上会划到55,乡镇一级的会划在50,总分按照历年的经验是115,110和105这样的分配。
我们发现今年的片断阅读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基本上以议论文为主。读完之后能够明显地辨别出主旨。只有一个题目,要求选文章的标题,描写了一个情景,走到一个村庄里面有个人告诉他有一条狗,他听到了一声狗叫,那主要是强调村庄里没有人的落寞落寂,那道题应该选这个答案。
然后是今年的数学运算,题目还算简单。但是比较遗憾的是我们推测C选项会多一些,但是实际上四个选项是均匀分布的,没有太多也没有太少的,所以全蒙B或者全蒙C基本差不多。但是有几个点在考试之前给大家预测到了,比如说统筹问题。统筹问题就是多少的问题,今年的第一题说部门一共有65个人,7个部门,这道题目文化的是最少,应该选第二少的。
资料分析也变化不大,但是选项的差距比较大,所以如果是踏踏实实算的,资料分析的正确率应该会达到80%以上。
我不知道大家做的怎么样,归根结底,考试已经考完了,行测的成绩如何大家可以去估一下,我们已经把答案公布在中公网站上了,大家可以回忆比对一下自己答对了多少题。我就简单先说这么多,然后具体的题目由李国斌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李国斌:很高兴来了这么多人,今天刚刚考完试,大家冒着寒风来到中公教育总部,欢迎大家。
这次行测考试题目难度如李琳老师所讲,整体难度降低。
常识部分分数会有所提高。资料分析的题目比以前简单,文字越来越少,图形和表格越来越多,我们考生对资料分析最困惑的一点就是文字太多,找不到内容,不知道怎么算,这次不但文字上相对少,而且计算上也没有太复杂。这个与我们从一开始大纲公布之前所讲的“行测从计算时代向半计算时代转变”不谋而合。再者,数学运算我们同学都没有算,但是我告诉大家这是非常遗憾的,不管是来到现场的还是看我们视频的,因为这次数学运算题目公认的没有如此简单过,如果说你经过认真复习,在考场上没有舍弃,花时间去做了,那么做对60%是没有问题的。哪怕不用给自己太多时间,一个题给一分半,你会感觉到比言语理解得分率还要高,因为题目比较简单。
依我们以往的经验,考完试给大家公布答案以后,不管微博还是网站上,有很多同学有异议。但是今年没有,大家对答案非常认可,这说明我们答案的唯一性越来越强,换句话说,错误选项的设置已经偏离了主要选项,所以整体来说,这次考试的分数应该普遍比上一次高,预计会高上5分。
所以我们预计从近几年的国考趋势变化来讲,题目的难度会逐渐回归到我们本来的水平,因为至少部分考生能够判断出自己的准确率是什么样子的,而不是连看的时间都没有。所以今年的考试整体来讲,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让我们感到考试是有希望的。以后考生也会明显感觉到学了和不学的会有明显的差别。我先说这么多,谢谢。
主持人:感谢李琳老师和李国斌老师对我们国考行测部分进行的解析。下面有请吴红民老师对申论进行解析。
除了作文 今年申论试题本质上都是归纳概括
吴红民:今年的申论试卷整体风格变化很强烈,我们回忆一下自己做过的题目,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办法把所有的题都说一遍。如果你考完申论以后回忆一下那漫长的150分钟你什么都不记得了,就说明你考不上了,你想一个文章写了一个小时最后问你写了什么你不知道,这是很可怕的。
我们先看副省级。副省级今年的变化有几个,第一个从形式上来讲今年是5道题目,往年是四道大题,其中某一个题目中包含两个小题。第二个变化是作文在自2007国考以来第一次出现分值的下降,降到35分。第三个变化是今年国考副省级的命题属于非常典型的片段材料的命题,给定材料一基本属于背景性材料,其中包含了一个得分点。第二道题目完全是针对给定材料三进行命题,第三道针对材料四,第四道题针对材料五,最后一道题目针对材料六。好的是材料的逻辑非常清楚,不好的是大家对材料的理解难度越来越高。接下来看具体的题目。
第一道题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和故宫还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材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见解”,这是比较传统的一种题型,叫解释型综合分析。提干要求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以往所有的材料要求都是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内容充实。所以今天看到这个题目以后就会猜测命题人在说明什么。从这道题看就是回归到根本的面目上,要点在材料中都有,你概括一下就可以了。第一步我们要把这句话的含义翻译出来。一句话,就是要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下来第二步开始分结合材料从几个方面去分析和阐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是什么,第三个部分我们在结尾要谈谈因此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
下一个题目,说启示,这种题型有很多人问我,说这种题目要不要概括经验和教训再谈启示,要不要取决于提干。这个题不需要你概括地方的做法,只需要你谈启发就可以了。这个启发的要求也是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老学员明白,启示的题型是放在综合分析里面的,所以你只要提炼和概括就可以了,对于传统建筑的改造材料中谈到了,还谈到了传统文化节这样的载体,还谈到了修复必须要尊重原貌,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再加上一句总括句,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是我们文化保护的重中之重。
第三题要求我们对志愿者写一份讲解稿,这个要怎么写?几个方面,要谈谈文化的来源,马祖文化的时代意义是什么,所以讲解稿要谈到这几个部分。
第四题是写一篇短文,第一个冈尧本身的发源以及发展历史,还有一个现状。
你会发现,截止到现在这四道题目65分,从本质上来讲,全部都是归纳概括。所以你判断今年的考试难度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明显降低了。
最后的作文,给定资料中讲到了一个题词,说作家去了宁夏,在贺兰山下参观古迹,提了八个字,让以这八个字为题写一篇文章,这八个字里面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字,其实就是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所以这个作文不是写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章的内容很简单,开头一定要体现出这八个字,至于怎么体现你们琢磨一下,我今天会发一个范文的开头放在上面,很简单。
第二段要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下来要谈三个对策,这个对策材料中给的很清楚。从我们保护的对象上来讲,强调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遗产,有些是要继承的有些是要抛弃的。从保护的角度来讲,要群众参与。最后是科学保护,
最后一段话结尾。这是今年副省级的总体情况,没有那么复杂。
接下来看地市级的。
下面的五道题目是两种题型,第一种叫做归纳概括,第二种叫作文。第一道题目,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问对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哪些启示。就是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还有另外一种,就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谈到了农村的图书馆,还有如何利用宣传栏做好宣传文化的普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