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看似是一句惯常的毫无意义的“正确的废话”,但它仍然透露了一些重要的消息:一个“地方”,一个有“人”的地方。问题是:学校之所以是一个独特的“地方”,那么,它与工厂有何不同?它与医院有何不同?它与另一所学校有何不同?从生存论的角度讲,它们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有人的地方”。海德格尔说,有人的地方意味着“人的栖居”,栖居意味着人在大地上的存在方式。
那么,栖居的本质是什么呢?海德格尔说:“栖居的基本特征就是这样一种保护……”然而,曾经可见的河流与山川在不断地消失;曾经看不见的地下资源在不断地枯竭;人类为了一个宏大的“活得更好”的目的,把万物共处的荒原变成只允许生长唯一一种经济作物的“良田”;把野花盛开的田野变成用水泥铺就的“大道”;把有水的地方变成“污水沟”,以便把世代在此生活的快乐精灵们统统赶出他们的神圣家园;把缺水或者无水的地方变成沙漠…… 至此,人们也许会理解丰台二中人为何在老校区改造的过程中有那么多的“奇思怪想”了:希望能够把流经二中的地下河,也是丰台镇人民的母亲河——丰草河,恢复原样;希望把拟建的综合行政办公楼规划设计成丰草河书院;希望把拟建的小广场规划设计成丰草河湿地公园;希望把宿舍楼和用餐楼规划设计成丰草河驿站……二中人的梦想,意味着对属于丰草河的这片大地的拯救。
学校是什么?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有“人”的“地方”。学校的本质乃是生命超越的存在之境域。
新教育人认为人的道德发展会经历自然功利境界(包括“我不想受到惩罚”和“我想要得到奖励”两个阶段)、习俗规则境界(包括“我要做个好人”和“我要捍卫游戏规则”两个阶段)和道德仁爱境界(包括“将心比心”与“惠泽天下”两个阶段)这三个相继的境界。这其实就是一种“生命的超越”。
二中地处丰台,“豐台”自古就意指“丰饶之大地”;流经校园的丰草河,把我们带向远方,远方是“五里店湿地”,是永定河,是卢沟桥,是沧桑巨变的华北平原和燕赵大地……然而,河水的污染,湿地的消失,永定河的断流,这一切使大地与天空的关系充满了错位的张力。在这样的天空下,在这样的大地上,在这样的错位之张力的精微中,生长着我们的二中,年轻的生命在此汇集、学习。学习意味着超越,不管是孩子们,还是老师们,生命的超越总是伴随着庄严与神圣,学校因而成为一道美妙的风景。
至此,我们显然已无法满足“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这样的说法了。在我们看来,学校的本质乃是:一个由不同生命构成的存在之境域;在这个境域里,每一个生命都以“正在发生的超越”显现着自己生命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