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甄 传》、《美人心计》这样的电视剧,不只是看出宫斗,还能串起历史课本上的知识。昨天下午,重庆铁路中学高二12班学生王秋 站上讲台当了一回老师,就着甄 之各宫娘娘,看皇后如何学议朱熹之经典,又看端妃如何品评圣贤之书,再阅甄 如何评判君王之家……她用宫斗戏将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串讲起来。
电视剧引出历史课
上课铃响,高二12班讲台边的幕布上开始放映电视剧《甄 传》片段,坐在最后一排的王秋 走上讲台。她就是这堂课的授课老师。
“同学们,我今天给大家上的是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三《争鸣、一统到教义化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我发现,大家熟悉的《甄 传》里面有很多内容与之有关哩!”王秋 这样开场。
“大家都很喜欢孔子、孟子,对他们的思想有何见解呢?《甄 传》里也有对儒家思想的讨论哟!”王秋 一边说,一边打开视频快进到《甄 传》里皇上问端妃娘娘圣贤书的那一段,从端妃娘娘口中谈出对《大学》、《中庸》、《论语》的看法。
放视频调动课堂气氛
《甄 传》和《美人心计》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它们是王秋 用来串连不同时期儒家思想发展,调节课堂氛围的利器。
“同学们请看,这张照片上甄 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那是因为她怀了龙子。”王秋 调皮的话语,引来同学们大笑。
“这个时候是甄 人生的顶峰,那我们的儒家思想又是什么时候到达顶峰的呢?”王秋 接着说下去,又放映了电视剧《美人心计》片断。
这个片段是汉武帝登基的宏大场面,王秋 借此又引出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视频切换回课件PPT(文稿幻灯片),王秋 教同学们疏理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
同学演戏方便大家理解
课堂上,王秋 将课本内容与电视剧紧密联系,提问也是从《甄 传》视频抽出来的,还让同学们演绎其中的角色。
“皇上驾崩了……驾崩了……”幕布上的甄 抚在皇上的遗体旁喃喃自语,两名同学也走上讲台,模仿甄 和皇上的剧情。两名同学过了一把表演瘾之后,王秋 让大家讨论:“为什么皇上对甄 来说这么重要?”
第二个场景是皇上驾崩后,甄 与皇后争吵的一段戏。一名主动扮演甄 ,一名扮演皇后,把全班同学笑得前俯后仰。
“别笑,一会儿要你们分析皇后的心理哟!”这时,王秋 给大家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皇后会很自然地想着自己以后一直能当皇太后、太皇太后?”这些场景,让同学们对儒家的礼和等级制度有了深刻印象。
网上找视频截录 备课花了两天
“我叫王秋 ,名字中最后这个字很少见。”17岁的王秋 性格开朗,下课之后热情地跟记者打招呼,并讲了她对这堂课的想法。
怎么想到把甄 的内容和儒家思想联系起来呢?王秋 说,自己是个电视剧迷,很喜欢看宫廷剧,对一些台词记忆深刻。“备课时看到儒学,我脑子里一下就想到在《甄 传》第59集中有一番孔孟之道的论辩,于是就想从电视剧引入课程,这样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随后,王秋 用了两天的时间来制作这个课件。“最难的是到网上去找《甄 传》、《美人心计》的视频,然后截录。由于电视剧太长了,要找到有用的内容要花很多时间。”王秋 说,如何把握好课堂时间和节奏也是一个难点,最后求助老师来帮忙。
历史老师说学生比他讲得好
李明东是王秋 的历史老师。昨天下午这堂课本来是他来给学生们上的,结果被王秋 取代了。
“小丫头有想法,这一课上得非常生动,比我讲得精彩多了!”李明东坐教室后面听完了王秋 的课。“这是一堂专题课,历史的跨度比较大,而且知识点非常多。如果是我来讲,肯定是对各知识进行归纳为主,绝对讲不到她这样生动。”李明东老师说,他没有想到学生会把《甄 传》与儒家思想联系起来,会把一堂枯燥的历史课变得如此精彩。
“学生们心目中的课应该怎么上?他们算是给出了一个答案。”
8名学生赛课 母爱讲哭同学
王秋 上的这堂课是铁路中学“百生讲坛”的一部分,这个星期将有8名学生走上讲台代替老师上一堂课,并参加比赛。
学校团委书记王益蕾老师说,这学期几名老师在讨论时突发奇想,让学生们也当一回老师,上一堂真正的教学课。
上语文课的牟雪婷同学讲了《合欢树》,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讲母爱的故事,不少女生都听哭了。文亭予同学上的是政治课,他以钓鱼岛事件作为主线,给学生们上“主权国家与国际关系”一课,并组织同学们讨论怎样才是理性爱国。周晓渝的生物课讲细胞癌变,余洋的物理课讲磁场……
铁路中学校长说,学生赛课锻炼学生的能力,更让老师们思考,如何把自己的课上得更精彩。(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