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上海松江校区内,一名大三在操场上跑完1000米后突然倒地晕厥。虽紧急送医,但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生命无常,理应敬畏。但我们又不得不追问:本应绽放的生命何以如此脆弱?由于该生的确切死因,有关部门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外界不可妄下结论。但根据运动生理学专家的解释,长跑时发生猝死,大都是由于突然增大运动负荷,心脏功能跟不上运动量的增加,导致心脏缺血或产生严重的供氧不足,诱发各种心肌病所致。
事实上,类似极端案例时有发生。稍早的11月14日,江苏南通某学校16岁学生,体育课跑完1000米后不省人事,送医后被诊断为脑梗塞。
为应对此类不测事故,湖北、江苏等地一些大中小学校的运动会纷纷取消长跑、铅球等“危险”项目。一些学校负责人及体育老师坦言担心学生遭受体育伤害而承担责任。
类似悲剧所引发的,是人们对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深深忧虑。今年9月公布的有关调研数据显示:近20年,中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趋势,与1985年相比,2010年中国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学生或者过重或者过瘦,近视率接近90%。
放眼当今校园,宅一族、晚睡族、肥胖族,成了大学生形象拼图的主要构件。而上述几类人恰恰是运动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医学界人士曾告诫:所谓疾病,绝大多数是生活方式病。大学生体质羸弱的现状折射出的是他们生活方式有着严重的问题。探访大学宿舍,你就会看到头戴耳机玩游戏的、围成一桌觥筹交错的、通宵夜聊的学子不在少数。独独锻炼身体,这个五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成了某些大学生作息安排中可有可无的选项。
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体能测试,是大学生都理应完成的考核科目。但许多学生却将之视为畏途,能躲就躲、能拖就拖,甚至有学生用作弊、请人代跑的方式逃避。一个人若长期疏于锻炼,在运动量陡然增加时,身体势必产生强烈不适,这是基本的运动常识。
反思近年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不容回避的是体育教学被长期忽视的现实。其实,就运动的条件而言,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优越的时代,比之很多上班族想运动却找不到合适的运动场馆;比之很多普通居民想健身却找不到就近的健身设施,至少大学的操场,是学生们一块专有的场地。随着高教拨款的增加,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码,可供学子选择的运动空间还在不断拓展。
既然硬件不缺,值得深究的便是观念问题。其实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敷衍思维作祟。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体质下降绝非短期所形成。大学生有恙,病根还在中小学阶段。中小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从小就难以养成积极锻炼的良好习惯。当中学生跨入大学校门,课业的重荷虽然放下了,对运动的拒斥心理却没有放下。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整体上体质羸弱,所折射出的重重问题亟待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本人重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著《体育之研究》一文,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因为强健的体魄是做一切事的本钱。其实,从古至今中国有识之士的教育观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知识本位。这种教育观何尝不是对现实的警醒与鞭策?(早报特约评论员 杨健)
教育图库 更多>>揭秘女生()宿舍十大嫁入豪门的大学校花女生坠亡 校方称普通事20个易遭受性骚扰职业韩剧90后清纯女星大盘点鬼脸妹子走红网络10岁女孩欲与工商所长决斗名嘴周涛升迁历程航母STYLE一夜爆红
(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