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正在吃他们的“营养餐”:一根火腿肠、一盒牛奶。图/记者龙源
清洗得一尘不染的灶台、三口大锅,梁栩晔借来一间厨房,并打造成“爱心厨房”,给孩子们做饭吃。30日,湘西凤凰县腊尔山镇所德小学的孩子们将迎来一顿带肉的、热腾腾的白米午饭。而此前,114名小学生有时甚至只吃到一块直径6厘米、厚1.5厘米的面包,外加一盒冷牛奶。
近日,在所德小学支教的大三梁栩晔连发微博,反映当地“营养午餐”现状。此后,热心的网友们共捐赠20600元,梁栩晔准备和学校的老师们,筹建一所“爱心食堂”,这所特殊的食堂将于今天开餐。
调查 114名孩子无一人带午餐上学
29日中午12时30分,经过两个小时车程,记者从凤凰县城来到了大山深处的所德小学。此时刚下课不久,部分学生正在操场嬉戏,有的则聚集在校外的小卖部,购买熟食吃。这些熟食价格从五角钱至两块钱不等,并非城里人熟知的品牌。
步入村小,教学楼只有一栋,两层楼高,楼房前是一座篮球场。此时,支教老师梁栩晔正在办公室,带着孩子烤火。她告诉记者,学校的老师只有3人,而支教老师也是3个人;教学班级是一年级到三年级,加上一个学前班,孩子总人数为114人。
记者统计发现,这些孩子无一人带午餐上学。这意味着,他们吃好早餐来到学校,只有到下午4点放学后才能回家吃饭。负责学前班教育的欧老师在学校工作有六年时间,她告诉记者,在农村,孩子们没有吃午饭的习惯。
下午1时许,梁栩晔开始给孩子发放营养餐,她说,如果没有国家补贴的3块钱,孩子中午就只能挨饿,家庭条件好的,会到门口买点零食。“前一天,有个孩子饿得慌了,跑回家吃饭,我们找了很久才找到孩子,很着急。”她说,营养餐缓解了孩子没饭吃的情况,但冬天来了,牛奶太冷,也不利于孩子的身体。
应对网友捐20600元支持“爱心食堂”
同样在学校支教的老师唐兵兵开了个账户,一些爱心人士可以把捐款打到他的卡里。“现在有20600元了。”为了让孩子有口饭吃,梁栩晔和支教老师们,在距离学校几十米的一户农家,借了一间厨房,筹备起“爱心食堂”。米饭和菜从网友的捐款中支出,孩子们自己带碗筷和柴禾,然后请一位阿姨做饭,解决孩子们的午饭问题,“这两万元坚持到学期末没有问题”。
29日下午,记者到厨房参观,大锅、灶台已经被清洗干净,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清洗锅盖。“我们将在30号开餐,有两个老师到县城去了,带菜回来。我们预计第一顿饭就会有肉吃。”梁栩晔说,自己有一个理想,就是希望湘西所有的留守小学都有食堂。
梁栩晔说,学校经常停电,自己和外界联系,也只有手机,通过微博看网友对自己的评价。来势汹汹的媒体大军,也曾让这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一度哭泣,“这几天我很复杂,许多网友在批评我,更多的是支持,再大的压力也要坚持下来”。而记者也代表潇湘晨报,为孩子送去了爱心慰问金。
[各方反应]
镇完小:营养餐标准一样,有食堂
在距离“村小”十公里的腊尔山镇完小,一名姓石的老师透露,“完小”的几名负责人这几天都没在校。“完小”的营养餐标准是一样的,不过相比于“村小”,“完小”有食堂,三年级以下的孩子交3.5元钱,就可以吃饱,不限饭量。他表示,这几天,县教育局正在研究相关问题,相信“营养午餐”反映的问题,肯定会有所改善。
29日上午,记者来到凤凰县教育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只接受中央媒体的采访。记者龙源
凤凰县:营养餐“缩水”仍在调查
在县委宣传部,一位负责外宣工作的负责人表示,营养餐“缩水”一事仍在调查之中,确实存在管理上的一些问题,目前有五名负责人被免职。在该办提供的一份通稿中,记者获悉,除了给予相关五人免职外,还出台五项具体整改措施,其中包括安排专项经费作为营养餐配送费,确保3元钱全部足额用于学生营养改善;严格相关配送程序、品质质量;严格要求按一周配送一次到村小;教育部门明确专人负责营养餐的保管、配送、发放等。记者龙源
[对话]
“希望不伤害无辜的人”
看上去,梁栩晔是个柔柔弱弱的女孩,个子不高,戴一副黑框眼镜。支教两个月来,她最大的一笔开支,就是“给学前班的孩子们购买零食作为午餐”。
连日来,媒体的密集报道让仍在支教中的梁栩晔感到非常意外,“其实我没有接受媒体采访,但有的媒体却写了很长的报道,甚至还把我的名字公布出去了”。坐在火炉边,潇湘晨报与梁栩晔进行了对话。
潇湘晨报:为什么来到这里,选择了所德小学?梁栩晔:我们通过网站看到,这所学校需要教师,几个志愿者就自己跑来了。一共三个人。这边对支教老师的管理很松散,这一点是应该加强的。
潇湘晨报:当初发微博,你的目的是什么?
梁栩晔:我觉得3块钱没有用到实处,就给教育部门打电话,但是很难联系。后来发布微博后,很多网友联系我们,捐了很多钱、衣服、鞋子给我们。很多媒体发了报道,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发微博的效果有两个,爱心人士捐钱捐物,同时媒体报道了这些事情。但有些媒体并没有采访我们就发了报道,给我们造成了麻烦。
潇湘晨报:你所说的“麻烦”,是什么?
梁栩晔:我们并不要“问责”,不要牵扯到无辜的人。毕竟“营养餐”的招标、签约都不是校长的事,他们确实存在管理上的失误,但这些是小失误,结果就被免职了,并没有还原事实的真相。当然,媒体的报道也保护了我们。
潇湘晨报:事情发生了这么久,当地教育部门有和你们沟通过吗?事情处理上有进展吗?
梁栩晔:暂时没有和教育局的领导有正式的接触。毕竟我们没有隶属关系,也不拿工资,完全是来做义务劳动的。营养午餐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这可能与招标合同有关,还必须履行合同。
潇湘晨报:针对“营养午餐”,你有什么建议吗?梁栩晔:凤凰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就是许多村小的孩子根本没有准备午餐,一般家长给孩子一块钱两块钱,让孩子到村小外面自己买零食吃,但是质量都不高。我有一个建议,就是财政能够拨款给学校建设食堂,然后国家补贴的3块钱直接给到食堂,精打细算,孩子吃上一顿热饭就不难了。
潇湘晨报: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下一步你怎么办?梁栩晔:我们来支教,并不是为了赚学分,完全是自愿的。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会按照原来的计划完成支教。募集了两万多元,“爱心食堂”坚持到期末没有问题了,希望今后还能够继续下去。
声音
作为孩子们的老师,为他们争取更好的条件是无可厚非的。不想孩子们大一点不再无知时,抱着心酸怨恨和怀疑自怜,那样他们不只是身体缺乏营养,在精神上他们也站不起来。” 嘉兴学院来凤凰县腊尔山镇所德小学支教的大学生梁栩晔在微博写道
“这几天我心情很复杂,许多网友在批评我,更多的是支持,再大的压力也要坚持下来。” 梁栩晔告诉本报记者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