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几次有幸采访周成刚老师,而这一次,他最是激情洋溢,从心底里散发出的喜悦和朝气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由他作为主策划人的“怒放的青春 全球名校海归精英巡讲”即将启程。“怒放的青春”,只看活动主题,就足以令人热血沸腾,而熟悉新东方的人,更会从中感受到那种追求梦想,永不言败的新东方精神,以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论人才:榜样力量无穷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身边竟有那么多来自世界顶尖名校的年轻同事,哈佛、耶鲁、宾大、牛津、剑桥……有曾在华尔街就职的金领,也有曾在上市公司担任要职的‘牛人’,背景如此强大的 () 顾问团队,在行业内绝对首屈一指!”周成刚老师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而在欣慰之余,他很快意识到,这套豪华阵容不能只当“金字招牌”,对于教育和留学,他们有更多更有意义的事要做。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海外名校,而这种标杆、示范的作用,也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更有说服力。很快,一个灵感的火花,一个负责任的创意,成就了此次全球名校海归精英巡讲。
虽然巡讲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头上都闪烁着世界顶尖名校的光环,但周成刚老师坦陈,并不想把这次活动做成世界名校的宣讲会,更不想为早已轰轰烈烈的出国择校热再添一把火。他希望,小镇男孩从北大到哈佛的求学之路,新东方教师变身“华尔街”金融精英的华丽转型以及更多新东方前途出国的顾问们曾经的奋斗经历,能够给更多普通学子带去成长的动力。他更希望,这些名校学子脚踏实地,从基层职位做起的态度,能够影响到准留学群体 去功利、降浮躁。
论名校:目标而非目的
众所周知,中国家长的名校情结已经从国内蔓延到了海外,不顾孩子实际情况,眼睛只盯着常春藤盟校、世界百强名校的不在少数,为了跻身名校,过度“包装”,甚至弄虚造假的也不乏其人。当留学从“精英专享”走进“大众时代”,我们该如何看待“名校情结”?
“留学名校,应该作为一个目标,而不是终极目的。”周成刚老师说,海外名校有先进的科研设施、领先的学术水平,有成就斐然的大师和最优秀的同学,它所能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所谓的竞争力,更是一种胸怀天下的气度。从身边这些优秀的年轻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超出同龄人的自信、从容和眼界,这些都是世界顶尖名校所赋予他们的价值。虽然大多数中国学生还不具备冲击世界顶尖名校的实力,但是只要我们一直怀揣着这个梦想,一路坚定地走下去,就会不断收获成长,这才是终极目标。
让他感到遗憾的是,在留学的问题上,有些家长太过浮躁和功利了。“留学是通向成功,通向财富,通向幸福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是,如果眼睛只盯着世界顶尖名校,只盼着孩子读金融,然后到华尔街投行赚大钱,通往幸福的路反而会越走越窄。”
论行业:眼光决定胜败
近几年,新东方前途突飞猛进,势不可挡。作为掌门人,周成刚老师认为,这是“眼光”的胜利。而“眼光”的前瞻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布局,二是核心业务的转型。
与同行的做法不同,新东方前途的人才布局分成了两条线,一条是行业里优秀的、有经验的人才,而另一条则是具有世界顶尖名校背景的海归新一代。这两支队伍,一支经验丰富、人脉深厚,另一支年轻、有眼光。“前者为我赢今天,而后者则帮我搏明天!”目前,这两支队伍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为新东方前途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而在业务线方面,早在几年前,周成刚老师就曾准确做出预判 留学服务将面临着全面转型。“事实上,这个转型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新东方前途更主动,动作也更快一些。”他解释说,以前的留学服务是以信息不对称作为基础,而现在家长越来越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孩子的规划越来越提前。留学的目的,不止是把孩子送出去,更要送到最合适的国家,选择最合适的专业,并在未来取得最佳的职业发展。这对留学服务机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目前,新东方前途已经将传统的留学服务转型为全程规划,由毕业于世界顶尖名校的优秀顾问担纲导师,帮助准留学生提前两三年开始进行全方位的留学规划和准备,并打造DIY工作室,引导一些优秀的申请人深度介入,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感受成长。未来,新东方前途还计划与世界500强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将留学服务延伸到就业阶段,实现真正意义的“一条龙”服务。
作为成功的海归、留学行业的领军人物,周成刚老师深有感触,“留学是一场长跑,比拼的是后劲和加速度。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机构,都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