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午,翠湖边,几个师大附小的学生卖报纸,图为将卖报纸所得的钱汇总。摄影:陈夏芸
同样是少年,为何一个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卖报纸体验生活,把卖得的钱存起来买书捐给希望小学,而另一个却在晚上十点,出现在闹市区,抱住过往行人的腿强行要求其买花?对于前者,我们予以支持鼓励,而对于后者的行为是否属于强买强卖?我们又该怎样对待呢?
镜头一:
昆明冬日的清晨,阳光温暖和煦,周末的翠湖,早已聚集了大量前来观鸟的市民。放眼望去,湖里、天空都是这些可爱的小家伙,湖边,一群蓝色的小精灵映入眼帘。
“阿姨,买不买报纸?”、“爷爷,买一份报纸吧?”、“卖报纸啦,有没有人要买今天的报纸啊?”只见五六个身穿白衬衣,套着天蓝色背心,大约10岁左右的少年,手里拿着当日的报纸,正在向过往游人出售。
记者上前与他们交谈后得知,他们是来自师大附小四年级的学生,周末由家长组织到公园卖报纸体验生活,随后,记者找到一旁的带队家长张先生,他告诉记者,这样的活动在师大附小已经持续很久了,学校把学生划分为小队的形式,每个学期,由学生家长上报学校相关部门后,组织小队活动。
“这个周,我们几个家长经过商量后,决定让他们来翠湖卖报纸,买了150份报纸,出售价格为1元,主要是想让他们体验一下生活,体验一下我们大人挣钱不容易,也让孩子锻炼锻炼”。张先生说。
当小朋友们正在汇总卖报纸所得的钱时,记者趁此凑上前去询问他们,打算如何使用这笔资金,小朋友们告诉记者,要把这些钱攒起来买书,然后捐给希望小学。记者有意开了一个玩笑,告知他们父母打算把这笔钱用来给他们买中午饭,听到这个消息,小家伙们不约而同的叫起来:“啊?怎么可以这样,不行!”其中的一个小朋友还特意对自己的妈妈说:“妈妈,即便给我们买水,也不能用这笔钱”。
小家伙们穿梭在过往行人中,寻找着买主,身后跟着的家长一再告知他们,不能强买强卖,看到这样的场景,市民王先生掏钱买了报纸,他告诉记者,自己很支持这样的行为,自己也是有孩子的人,现在的小孩娇生惯养的太多,让他们出来在社会上锻炼一下也未尝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