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远离大自然,没有爬树、捞鱼、摸虾,作家三毛的笔下,这类孩子被称为“塑料儿童”。如今,专家把此类情况称为“自然缺失症”。
当孩子户外玩耍的时间被挤占,电子产品盛行让他们沉迷,“自然缺失症”的蔓延似乎不可避免。
樟树、法桐和桂花,是武汉街头最常见的树,但很多武汉伢并不认识它们。
11月24日,武汉植物园资深科普老师李俊皞带领20名6-10岁的小孩寻找秋天的颜色,其中5人不认识法桐,不少孩子对这个名字都感到陌生,这让他无比惊讶。
事实上,此类事情并不稀奇。武汉植物园科普教育组主管、植物学博士楚海家介绍,11月10日,园方举办主题为“密林探险”的科普课堂,他带着15名6-10岁的小孩参观园内两片原生态阔叶林和针叶林,其中10名孩子不认识樟树。
楚海家说,今年国庆假期的一次科普活动中,十几个小孩子竟然没人认识桃树。“现在的小孩对植物很陌生,同样是桂花树,开花了一些小朋友认识,花谢了就更认不出了。”李俊皞说。
和专家一样忧心的还有家长。记者随机采访10名家长发现,几乎所有人都为孩子越来越少接触自然而忧心忡忡。“儿女一回家就抱着手机玩。”家住武昌卓刀泉的徐女士很焦虑,她5岁半的女儿真真(小名)简直是个“植物盲”,认识的植物比幼儿园同学要少得多。
家长花两倍门票价请导游
上周末,徐女士一咬牙放弃了加班,带着真真来到植物园。特地花了80元请了最贵的导游。在将近两个小时内,导游带着徐女士母女讲解了景观温室、药园、猕猴桃园等十几个景点。
“妈妈,菊花好漂亮哦,原来我家门口也有!”看着真真开心的样子,徐女士果断地办了两张年票。
植物园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请导游的带小孩家庭和中小学生比例上升了约20%。今年4月,植物园开辟针对会员的科普课堂以来,报名一直火爆,每次试听讲座后,总是有四五个非会员家长会购买年票。
武汉动物园、中华奇石馆等景点,也呈现类似上升趋势。“现在家长为孩子科普越来越舍得花钱。”中华奇石馆副主任王祥波有同感,该馆今年预计客流量超过7万人次,几乎比去年翻了一倍,其中中小学生占到40%,愿花40元为孩子请导游的家长不在少数。
专家建议多开免费科普场所
面对孩子日益高涨的科普需求,每逢节假日,植物园就会增加科普义工导游人数,部分免费为小游客提供讲解。不过,如何让小朋友尽可能多地领悟知识,对科普工作者也是一大挑战。
在参加过3次植物园的科普课堂后,10岁的浩浩开始知道植物、乔木、灌木的概念,并开始留意城市绿化植物。在妈妈李女士的指导下,浩浩还看完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前沉默少言的他,如今经常在同学面前大谈他所知道的动物、植物。李女士说:“我能感受到他接触自然时的喜悦和变化。”
中南财大社会学教授乔新生说,现在的孩子比较早熟,接受能力强,通过观察、自然体验等方式深入自然,对其性格塑造和提高生态环保意识有重要作用。
“家长舍得为孩子科普花钱,从侧面反映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失。”乔新生建议,中小学应该多开设动植物科普课程,具有公益性质的景点应多提供免费科普活动和场所。
链接——
自然缺失症:美国作家Richard Louv的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的一个术语,指儿童在户外玩耍的场地和时间减少,以及电子产品的日益盛行,儿童与大自然越来越疏远,从而导致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文/记者谢东波 通讯员陈长丽 图/记者李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