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觉得挺矛盾的,我今天听广播,一个学生家长说现在孩子12点睡,早上6点起,过两天要1000米的体测。主持人说不行就算了,这点休息时间真的对孩子身体不是好的现象。那您怎么看?
郭涵:我们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是必须要保证的,这是教育部有要求的,我们也不是因为教育部有这个要求才保证。我到这个学校之前,101一直是每周四节体育课,那时候教育部规定两节课。你要把体育视为生命的阳光,它就是你生活的一种。从校长和老师就很热爱体育,那这个校园就能带起来。我只要看到他们在操场上奔跑就非常高兴。体育锻炼这个事在我们学校,比如说很多学校已经不开,很多课不敢开,我们现在跳箱、长跑一直有。这次看到广东马拉松以后我还真有点担心,因为这个责任太大,那你就做好各种各样的预案,比如你必须要有什么保证,要有什么证明之类的。我不是为了高三的体育会考临时抱佛脚,那肯定不行的。确实是人的精力有限,我们也要承认人的智力的差异,有的同学在社会活动方面真是有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还有一条,就是家长和学生对自己要有一个合适的定位。你可能在()的时候不是顶尖的学校,但并不代表你未来得发展不好。我们有个学生世俗的讲,比如挣钱,已经唱歌去了,但是他在学校的时候他就是喜欢唱歌,那你给他搭了这样的平台,他高考时就是一个一般的艺术类学校,现在已经小明星了。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排球队的孩子,就拿了国外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他真的是在这方面有专长。还是讲那个话人尽其才,学校搭好了平台,他对自己有一个定位。但是他的学业,你要尽最大可能保证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成绩,所以课堂效率很重要,这个时候就是对老师的一个考验,你对高考趋势的把握,对学生情况的把握,对整个课程课堂的设计,因为学生负担确实比较重。我们总体上社会都比较重。这种情况下,我们经常监督老师作业量。
主持人:作业多吗?我们那会儿挺多的。
郭涵:每个学科的老师都说我控制在多少,但是如果每个人都百分之百,那学生就得爆炸。所以一定要精,质量要高,要提高效率,要求还是多的。我有时候就在想,是不是没有这个量就达不到那个质?他要在不定的量当中磨出来,量还是需要的。
主持人:刚才说了很多关于考试的事,还有你刚才讲有很多和社会上的沟通和串联,包括学校校园很美又很大,算是有一个比较好的自然环境,包括我们会有一些亲近自然的活动。原来我们最盼的就是中学组织春游秋游,特别高兴。
(新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