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孩子胖了,记忆力减退,难题会做,简单题却做错……这些都可能是儿童睡眠不足的特征。在沪举办的首届东方转化医学高峰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沈晓明教授表示,中国儿童睡眠不足已成为肥胖的高危因素,孩子睡得少还将影响其学习记忆力。事实证明,通过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如实施“推迟上学”的措施,可极大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他呼吁应高度重视卫生政策在转化医学中的作用。
论坛上,沈晓明教授指出,中国儿童睡眠不足已成为肥胖的高危因素。研究表明,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随着睡眠时间的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病风险会逐渐上升。而在学龄期儿童中,睡眠时间与肥胖的相关性呈现出“u”形趋势,也就是说,睡得少或者睡过头都会造成学龄期儿童肥胖。沈晓明解释,睡得少的儿童之所以容易变胖,是因为睡眠不足,人体内一种名为“瘦素”的激素会下降,导致肥胖;胃泌素会升高,使孩子更爱吃东西,特别是高热量零食。
此外,睡眠与儿童的学习记忆力密切相关。在青少年与成年人的对照实验中,专家连续对志愿者观察5天,研究每天2小时的“慢性睡眠剥夺”对青少年工作记忆会造成何种影响。结果发现,当睡眠被剥夺后,成年人会产生明显的嗜睡感,但青少年基本上不会。可在工作记忆水平上,成年人的记忆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反倒是这些学生出现了简单词汇工作记忆和算术工作记忆水平的降低。
沈晓明表示,其实,瞌睡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在提醒人们“该睡觉了”。儿童没有这种“想睡觉”的意识,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工作记忆水平。沈晓明说,不少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经常 “阴沟里翻船”,难题目的分数拿到了,结果却在简单题目上栽了跟头。为此,沈教授提醒,这就是简单记忆障碍的特征。
沈晓明教授表示,推迟上学时间是改善中小学生睡眠的适宜措施。 2007年,上海市政府采纳了沈教授所在项目组所提出的推迟上学时间的建言,将本市中小学的早晨上学时间从原先7:30~7:45分别调整为小学8:15、中学 8:00。2011年1月,市教委委托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在上海18个区县对中小学生作息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小学生平时睡眠时间为9.74小时,远高于推行之前 2005年的8.57小时。
此外,该政策除了能增加儿童睡眠的“量”,还能提高睡眠的“质”。10所小学的对照研究表明,推迟上学时间后,儿童就寝习惯不良下降4.2%;睡眠焦虑下降10.8%,频繁夜醒下降3.7%,异态睡眠下降5.4%。这一做法的效果得到教育部肯定。2011年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障儿童睡眠健康”座谈会,将该实施方案向全国推广。
沈晓明教授表示,必须认识到从医学研究到卫生政策的转化应该成为转化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他呼吁能有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工作者参与到这一领域中来,为人类健康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