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狼爸虎妈”的话题此起彼伏,引发家长们的热烈讨论。在对“狼爸”的讨论中,不少观点的交锋落在家庭教育理念上。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相继出台,家庭教育建设正越来越受到中国社会的重视。如何教育孩子?用什么样的形式和途径对进行家庭教育?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体罚式教育不应效仿
在采访中,一些家长深有感触地说,虽然不赞同“狼爸虎妈”的极端做法,但是从中也或多或少看出自己教育孩子的影子,“在指责‘狼爸虎妈’的同时,我们也要自我反省。关于教育的模式,有学者认为并不存在一种绝对正确的教育模式,美式教育也是各种各样的,中式教育也有多种。无论是‘魔鬼训练’还是‘体罚教育’的 ‘成功’,这些案例是个例,不见得适用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河南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心理学教授,河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荆建华表示,最近媒体上关于 “狼爸”的报道和争论成为教育方面的一个热点。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问题,但这种现象背后却隐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问题。
荆教授认为,“狼爸”现象的产生既和我国“不打不成材”的封建传统思想有关,也与当下的唯高考结果论英雄的现实密不可分。在对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家长首先应将孩子视为一个与自己一样具有平等尊严和人格的个体;其次,教育孩子的着眼点应当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应仅仅看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再次,应当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对待孩子成长中的错误,可以进行适度的、不损害孩子心理健康和长远发展的教育惩戒方式,但这决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
践行赏识教育
针对“棍棒出才子”的家庭教育观念,中国父母的家庭教育常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为了所谓的“成功”去抹杀孩子的个性和尊严,这是目前中国式家庭教育中一种共性错误。郑州市第106中学校长苏芳认为,“狼爸虎妈”现象作为个案,不具备普遍意义,这种体罚式教育有违孩子发展的天性和规律,即使在学业上获得了一时的成功,也是以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代价的。苏芳个人分析认为,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应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升华和道德行为的塑造,强调教育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作为教育者、家长,我们应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努力践行赏识教育,使学生达到德艺双馨。对孩子进行 “信心与理想教育”,让学生发展品行特长,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用爱构筑家庭教育
教育子女没有简单的公式,也没有正确的方法,最佳的实用方法是爱。郑州市纬一路小学党支部书记宋璟认为,一切教育的前提和目的都要突出一个字——“爱”,一切教育方式被实施后都要让孩子感受到——“爱”。理解和懂得孩子应该是首要的,陈克正“玩学习”的家庭教育,培养出三个博士姐妹;江苏常州的“捯饬鬼”女儿在爸爸的地盘上撒欢,大学三年级就获得9项国家专利,产品远销欧美数十个国家。这些具有 “开创精神”的人才,才称得上是“最完整的人”。所以我们不仅是要培养“名”人,更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开创精神的新一代“有用”之人。
在家庭教育调查中,大部分家长表示应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感情,用爱为他们引导,大力倡导个性教育、素质教育,要给孩子空间,让他们自己成长。教育孩子,就是要呵护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兴趣。
本报记者 李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