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爸”萧百佑最近跃入公众视野,引发广泛争议:他的四个孩子中,三名被北京大学录取,而在他看来,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他“打孩子”的“传统教育方法”。
坚称是“全天下最好父亲”的他,有两个观点尤其遭到质疑:“打”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西方的儿童教育理念在中国完全不适用。
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好的?这是今天许多父母共同的焦虑。
在上一代与新一代、中国的与外国的,因时代发展而撞到一起的当下,儿童教育理念似乎走到了一个 “十字路口”: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抑或超越而向上?
昨日,记者邀请上海蒙特梭利教育集团掌门人王加胜,共同对话萧百佑。
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
“我的‘打’是明家规、定尺度,否则‘打’不进高校”
新闻视点:你最近拿着一个鸡毛掸,去参加某电视台主题为“‘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靠谱吗”的辩论?
萧百佑:对。中国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我深信不疑。因为我当年成为那个年代最骄傲的大学毕业生,也是父母打出来的。他们打得更厉害,就近,抡起棍子就用棍子打、拿起铁器就用铁器打。而我打孩子,只用藤条和鸡毛掸。这是好东西,打了不伤筋骨,但绝对疼,疼了才能记住!
新闻视点:那你是“真材实料”地打?
萧百佑:一定是狠狠地打。可我打孩子,不是带着情绪发泄。在打之前,我和孩子会详细沟通,讲明错误之处,并事先告知这次要打几下,然后让孩子主动伸出手来,不能缩手躲避,其他孩子在旁边站一排看着,打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数,打满了就停手,而且只打手和小腿。
新闻视点:打的原因呢?
萧百佑:无非两条:犯了错误,或学习没学好。我从孩子3岁起开始打,比如3岁时主要是吃饭不听话,打;睡觉不听话,打。开始上学后,学习成绩的退步、功课没做好,还有我要求做到的学习项目,一旦没有圆满完成,都逃不脱挨打。到他们11岁后,我不再打了,因为他们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
现在很多人关注我的“打”,以为“狼爸”只会“打”,其实不然。我理解大家的激愤,但我的“打”是明家规、定尺度,严谨、科学,否则“打”不进任何高校。
王加胜:玛利娅·蒙特梭利是意大利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她认为,干涉儿童自由行动的所谓“教育家”太多了,惩罚成了教育的同义词。蒙特梭利的教育模式强调“爱和自由”,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实现自发、自动型教育。我个人也非常反对打骂式教育。我不反对定规则,但要让孩子尊重规则,而不是畏惧权威,而且规则意识可以慢慢建立,不一定非要体罚。
个体差异也能否认?
“只要不是天才,就适合这套理论”
新闻视点:你反复强调,孩子12岁定型,必须在之前定规矩,但个体有差异,难道所有孩子的定型期都在12岁,而非11岁或13岁?
萧百佑:这是我接受这么多媒体采访以来最值得回答的问题。3岁、6岁、9岁、12岁,这4个对教育至关重要的年龄节点,是一位非常权威的教育界高级人士很早之前告诉我的。广东某位权威心理学教授,也不约而同这么说过。我认为,只要孩子不是天才,就比如我的孩子,那就适合这套理论,也就是要在4个节点格外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新闻视点:有媒体报道说,你这套“萧式教育哲学”已经教了30多个孩子?
萧百佑:对,都是我亲朋好友的孩子,在寒暑假时放在我家寄养,一般不出一星期,坏毛病都会被纠正。我还用过一周时间的捆绑式方法教育一名孩子,同时逼着背诵古代的礼法书籍。最严厉一次是捆在我家阳台8小时,我给他松绑时,一裤子屎尿!虽然听起来有些不人道,但孩子的坏毛病竟然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新闻视点:看来你反对减负的素质教育?
萧百佑:我反对的是与现实完全错轨的自欺欺人的一些“当代素质教育”。现在很多人在抨击应试教育,但一批家长陷入了另一个误区。看着他们面对应试教育的无可奈何,看着媒体、教育学家抨击中国传统教育法,我感到心痛,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向大家证明。其实,我的教育方式就是我能“舍得”,而大多数父母“舍不得”,这“舍得”让我成了自己孩子眼中的“怪人”,也使这20年来我的家庭在孩子同学的眼中成了彻头彻尾的“怪家庭”。
王加胜:我的硕士专业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据我所知,3岁、6岁、9岁、12岁要格外重视学习习惯,这并非学界主流观点。个体有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即便是双胞胎的生理、心理也有差异,因此几岁一定要学什么的观点我并不认可。现在的教育方式多元化,但广受认可的是,人一生中培养创造力最重要的时候就是幼儿阶段,而且人类智能基础来自于体验,如果在幼儿时代就丝毫不让孩子独立思考及体验,完全违背自然规律,对成人之后的创造力和是否有主见影响很大。
不担心造成心理阴影?
“为了孩子的前途,我狠下了心”
新闻视点:听说你的孩子对你的教育方式存在疑惑,认为“无疑是成功的,但也失去了童年该有的快乐”。
萧百佑:我背负着孩子们的不解,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家规,不允许看电视、不允许自由上网等,雷打不动,一直到他们上大学为止。20年来,他们没有提出“我要什么”的权力,只能提出“我能不能不要什么”,而且这个权力必须在具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才被允许提出,并会在大多数情况下被驳回。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灵活地读书,更有方法地读书,为了应试教育的唯一目标,努力前进!相对来说,现在社会对于子女教育最大的硬伤是“孩子是皇帝”,最后培养出“逆子”的例子还少吗?
新闻视点:但你儿子萧尧有句话让人特别感慨,曾迷上草本植物的他,每天阅读大量植物类书籍,这个兴趣却被你抹杀了,可他说“连眼泪都没想流,对于爸爸的‘暴政’早已习惯”。
萧百佑:我的想法十分简单,100万人中有几位能真正成为植物学家?当萧尧的成绩下降后,这个兴趣成了我的“眼中钉”。说实话,让孩子放弃热爱的兴趣,对父母是痛苦挣扎的经历。然而为了孩子的前途,我狠下了心,应试教育至少在几十年内还是不可撼动的根本!我只有一个原则:读好书,考上大学,再来谈兴趣!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没有扔掉那些植物,那北大就少了一名优秀的国际关系才子。
新闻视点:难道上北大就意味着成功?
萧百佑:我只能说,长期以来对历史的领悟和对学校的了解告诉我:如果考北大失利,对于我和心怀梦想的孩子们而言,意味着彻底失败。
新闻视点:你毫不担心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萧百佑:子不教,父之过。而且,我的妻子很支持我,从无异议。她在家中扮演“执行”和“疏导”角色:孩子被打后,该上药的上药,该安抚的安抚。我相信我的孩子不会有遗憾,有的只是迷惑,而迷惑是情理之中的。有一个事实不能忽视:我们给了孩子全部能给的爱,为他们学琴棋书画花掉了买房、买车、买化妆品等的积蓄,而且他们可以在我身上乱骑乱爬,可以和我下象棋时“偷”走棋子。
王加胜: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兴趣和意愿,很多看来是成人的爱心表现,却抹杀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棍棒教育”确实能对督促孩子取得高分起作用,但高分就一定代表高能吗?所谓的成功是否被解读得过于狭义功利?实践表明,婴幼儿时期形成的心理阴影会变为一生成长的障碍。
打与爱不矛盾?
“关键看谁持棍棒”
新闻视点:打与骂常常相连,近期引发争议的北大教授孔庆东粗口骂某媒体的新闻,你怎么看?你在打的同时,会骂孩子吗?
萧百佑:我尊敬孔老师,但我个人坚决反对家长用任何带脏字的语言骂孩子。我与孔老师同为上世纪60年代生人,那时父母打骂孩子的时代特征或许多少有些脏话。但我对这种传统教育方式的传承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我用刚强之法育人,但正所谓至刚至柔。打完孩子后,孩子有所修正,就及时鼓励,下厨炒个孩子喜欢吃的菜,问孩子最喜欢去哪里度周末,带孩子去书城随意自选一本图书……爱孩子与打孩子不矛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的孩子说过一件事,小时候学游泳不敢把头泡在水里,突然被教练用力按在水中,挣扎几分钟后学会了闭气,于是恍然明白父亲的用意。
新闻视点:你坚持认为棍棒教育才是适合中国孩子的?
萧百佑:我认同萨特的一句话,存在就是合理的。关键是看谁持棍棒。而西方的教育方式为何在中国不适用,很简单,国情不同。我的大学班级26人,除了我,25人都在海外生活。我们分享过各自的教育理念,结论是他们不需要我的,我也不需要他们的。中国孩子的竞争远比发达国家激烈,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们不能回避现实。在中国,从没打过孩子的家长,我认为不存在。因此,一味谩骂“狼爸”不是探讨教育理念的应有途径,如果你要否定,请拿出更好的方法,才能让我心服口服。
王加胜:我小时候也被父母打过,但我正因此反思,绝不对我的孩子动手。中国家庭的棍棒教育确实存在,但我认为不值得提倡。我建议,用发展的眼光看教育:为孩子创造好的环境,而不是逼着孩子被动适应环境。不论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都要看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否则说得严重点,是教育的灾难,也是人类未来的灾难。(记者 林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