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于2011年11月5日-6日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未来”。知名教育专家、学者、社会名人、知名媒体、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工作者和热心家长等千位嘉宾共聚一堂,新浪教育频道对本届论坛进行独家网络媒体报道,教育部师范司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培养专家、《班主任》杂志原主编王宝祥在“第四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实录:
我先讲一个故事,我是《班主任》杂志的创刊人,今年已经70岁过了,我比上午的赵老师还大。
我讲什么故事呢?我到一所学校去调查,找的是班主任,问现在孩子教育的切实困难。那么问题在什么地方呢?班主任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讲,现在的家长跟不上,有些家长的素质太低,甚至那时候还有一个舆论叫做“5+2”也好,“6+1”也好,等于零。我要找这个学校的家长开座谈会,没让老师参加,我说大家聊一聊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什么地方?家长也是异口同声地说现在的教师不行,然后就举例子说我们小时候老师如何家访、帮忙,我这一听就是矛盾的。我把老师和家长请到一块儿座谈,我搞研究的就是要这样问个究竟。我说讨论一下现在孩子的教育,有困难、有问题是为什么?太奇怪了。老师不再说家长素质不高,家长也不再说老师素质不行,几乎是异口同声说这个社会影响太坏、太复杂,之后就举例子。
我又想,中国人不会是这样吧?当面不说。但是我有思考,什么思考呢?家长和老师他们的愿望是一致的,目标是对的,都是为了孩子好。犯了一个什么错误呢?犯了一个“归因”错误,就是原因到底在哪儿?所以我在多年的研究当中我就力求避免归因错误。这孩子发展好还是不好?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责任都搁在父母身上,是不科学的;把所有的责任都搁在学校身上,也是不科学的;随便埋怨社会也是不科学的。刚才新浪采访我的时候我说了一句话,教育是需要合力,这个合力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该是朝同一个方向去拉孩子。但是,做到这个很难的。
所以,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家校配合,帮助家长走出家教误区”。
一个简单的说明,本人先后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幼儿园、小学、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家庭教育跟踪指导的实验研究》,还有一个课题是中国家教会社区教育的调查研究,问卷调查了8000到户,这个问卷现在我还留着,实验学校100多所,个案200人,写出了6份研究报告,先后参加美国、俄罗斯、韩国,我国台湾省的学术会议,根据研究成果出版了12本指导家庭教育的书籍。本讲题的主要内容是我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座的主要讲题之一,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讲家庭教育,现在还能搜索到。
第一、引言
一、请大家思考下面的问题
2009年,全国有84万名高三毕业生放弃高考,说明什么?这个数字很多人不知道,这是报纸上公布的。我带着120个校长到德阳去,我在中职学校里面听课发现有20多岁的孩子,我就问校长怎么回事?说是大专生、大本生到这儿复读的,因为找不到工作。
这是正式公布的数字,2011年,江苏教委公布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博士生80.96%,研究生84.46%,本科生88%,专科生92.1%,双专科生94.64%。
为什么中选部、教育部联合发文不要炒作“高考状元”,2010年、2011年多个省市不宣传高考状元,不搞高考排名,我们很多地方排名还是很厉害的,我看北京也没有执行教育部和中宣部这个规定。
《虎妈战歌》引起华人的讨论,我最近在美国住了一段时间,我问美国的妈妈们他们也在讨论,其实主要是两种意见,其中一个意见是《虎妈战歌》的妈妈说我写的是我的一方面,我还有另外一方面没写,但是确实引起我们的讨论。
这个大家看到了没有?报纸上登了,61位社会人士同考奥数,平均分36分,大学数学教师仅得了56分。这个是报纸、传媒都登了。这个奥数教育部有文件,说只有被中国科协邀请参加国际比赛的那几个孩子可以在高考的时候给予照顾,其他的都没戏。有一个地区的教委发文件,如果再职的校长跟别人合着办奥数班的话,校长必定撤职;北京市有一位副市长说过奥数纯粹瞎胡闹。就在这些事都出了以后,我看广东省广州市奥数班趋之若鹜,我给杭州的家庭教育杂志写过一篇文章,我问了一句话,我说请你调查一下,那些教奥数的老师有几位真正奥数过,千万所奥数学校的老师是谁教的呢?拿着奥数的书,前边有题,后边就是答案,拿这些糊弄孩子。现在有的小学,甚至有的中学就拿奥数的东西来为难孩子,甚至拿这个来排名,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二、几段家教名言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讲这段名言的意思是什么呢?当父母的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能随便说话,除非你的修养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鲁迅有一句话,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孩子的世界跟成人世界不一样,如果你不懂孩子就去教育孩子的话肯定出问题,就是说要教育孩子必须得懂孩子。
司马光有一句话,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作为妈妈的你不用担心孩子不爱你,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到海淀区去做一个座谈,一个小孩11岁,五年级升初一,我问他说你们家教育你吗?他拉长着脸说,教育。看来很反感。我说都谁教育啊?都教育。,更反感。我说你妈教育你吗?他说我妈特别可怜。我说你爸爸呢?我爸特别可恨。我就问你妈为什么可怜?他说每天上班那么累,回家家务活都是他的,在这种情况下每天得腾出20分钟数落我,说那话一点儿水平都没有,你说我妈可怜不可怜。我说你爸为什么可恨呢?他说都什么年代了,不民主啊,好像他全都对一样,我不敢反驳他,我一旦反驳他他就揍我,你说可恨不可恨。我就问,都教育你,你怎么办?这孩子说了三个字,你万万想不到孩子说了什么?孩子说,强忍着。这样的家庭教育还能成功吗?肯定不能成功。
三、社会发展?人才?教育
我有这么几段话,这社会的发展趋势肯定是学历社会进入学历+能力社会,最终走向能力社会。我在美国住了很长时间了,美国人很少吹自己哪个大学毕业。为什么?他不炫耀这个。现在很多事情都说明你得有能力,今天是学历+能力社会,最终是能力社会,因为现在大中城市升学率已经过80%,有的到90%以上,还有自学高考,还有成人高考等,获得学历并不难,难的是有没有真本事。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四条:人格+知识+能力+健康=贡献+财富,我想在座的都有体会,为什么讲这个?人格是核心,没有优良的人格是无论如何不行的,还得有知识,知识可以在学校学也可以自学,你贡献大了你获得的财富就多。新东方给我们这本书就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在座的也能够证明这个问题。
“二八律”给我们的启示。20%的人创造社会80%的财富,80%的人生产20%的财富。我为什么讲这条?人由于遗传因素,由于教育经历、家庭环境等多方面,肯定是很同的,有20%左右可能是在精英层,其次依次递减。当然,你在后边的教育得法也可能进到前面去,但总之“二八律”是不会变的。我讲这条的意思就是说一定要因材施教,有些人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什么什么,这种话是不科学的。如果人家智商150、130,你的智商80多、90多,你怎么教都不一样。他只能说成功,很难说在某一方面特别出色,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