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热议 而今在有中考、高考学生的家庭里,舍去所有娱乐应酬在家陪孩子读书的父母比比皆是。而辽宁盘锦市这对父母陪读的结果是:儿子张炘炀创造出全国三个“年龄第一小”——第一个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0岁,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第一个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13岁,北京工业大学);第一个全国年龄最小的博士生(16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单从学业层面来看,炘炀的父母是成功的,但近日炘炀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却爆料称,他以参加硕士论文答辩和参加博士生考试为交换条件,要求父母在北京全款买房,他认为“不买房还在北京工作,就属‘北漂’”,而他不会选择自己以后挣钱买房,因为他是理科生,工作后收入低,买不起房。炘炀的父亲是普通公务员,母亲是普通老师,根本没有能力在北京买房,为了“应急”,他们在炘炀学校硕士论文答辩的最后一天,在北京租下房子,对儿子谎称是买的。炘炀硕士顺利毕业并考上博士后,发现了房子的“骗局”,并了解到父母无力在北京买房的现实,但仍然认定父母该为“在北京买房”负责,因为“最希望我留在北京的就是你们,你们应该为此努力”。同时还称“我的梦想基本上继承了我父母的梦想”。炘炀解释他之所以小小年纪就考虑功利问题,原因“是为了让我今后不用考虑它,可以放开手脚实现我自己的理想——做数学”。
炘炀的这番表白,立刻把他和他的父母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有网友指责他是“智商的巨人,情商的侏儒”;有人指责他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大错;有人则称炘炀是“功利教育的受害者”。
环视我们身边,“炘炀式父母”并非少数;天份不如炘炀但像他一样听话苦读的孩子也不少。“功利教育”为什么能够让这么多的父母和孩子无奈接受?本专题将带大家一起去探讨这一话题——
“功利教育”为何有市场?
炘炀被网友看成是一个功利教育的典型。翻开炘炀的教育成长史,主要是围绕着考试、跳级、升学展开的。
炘炀父亲有一个明确的教育观:应试教育是一个现实,只能面对现实让孩子达到目标。炘炀2岁多就能认1000多字。炘炀小学多次跳级、初中毕业后直升高三,期间主要是在父亲的陪同下自学,而工科出身的父亲,在陪读过程中则着重培养他的“应试能力”:对于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难点,父亲会找出类似的题给他做。“上高中时我们都没有按照学校的要求做,都是在书店买卷子做。”炘炀在北航的博士导师周梦教授说,炘炀过去的优势在于会考试。
“应试训练”是炘炀父亲“功利教育”的主要内容。炘炀是“应试训练”出来的成功样板,但他确实是一个天才,虽然他异于常人的学习能力在正常学生中不具榜样性,但其接受的“应试训练方式”,与那些靠普通智商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们相同或相似。
吴女士女儿珊珊今年中考就尝到了“应试训练”甜头,以高分考上省一级著名高中,吴女士传授经验说:“一定要把孩子放到重视应试训练的学校。”吴女士告诉妹妹,珊珊的学校教学思路非常应试,老师上课时总会提醒哪些内容是中考考点,要求同学多加训练。有同学不认真上政治课,老师便说“政治科在‘中考’时与物理化学占的分数都是100分,只要重视就可能拿到高分”,短短一句话,对孩子们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从此没有同学敢放松对政治课的学习。中考体育满分是60分,学校从初一开始便加强中考必考的跑步项目训练,所以女儿中考体育拿了满分。节假日,吴女士还要送女儿去上补习班,因为成绩好的同学大都有上补习班,有些补习班老师中考猜题能力超强。现在,吴女士又在到处了解应试力强的高中补习老师,有人不理解问她:“你女儿在重点中学上课还要请补习老师”?吴女士答:“是想给女儿高考上‘双保险’,如果一边老师的应试思路出了问题,也许另一边就给补上了。”
专家指出:从一定意义上看,“功利教育”就是应试教育,虽然这种教育方式在短期内满足了受教育者的愿望,或者说虚荣心,但在根本上这种教育无法使受教育者获得牢固的基础和长久的力量,因此它所带来的儿童发展是片面的和不稳定的,甚至是极端的和危险的。
孩奴生活是无奈选择
网络上将那些围着孩子转的父母称为“孩奴”。如果按这个定义,炘炀的爸爸就是一个典型的孩奴。炘炀的邻居说,炘炀小时走到哪儿,他爸拿着棍就写到哪儿,所以炘炀两三岁就会念报纸。炘炀爸爸称,为了孩子的学习,十几年来,只要孩子在,夫妻俩从不看电视,而且几乎不在家招待客人。炘炀妈妈称,她也知道这样以孩子为中心,夫妻俩会失去自我。但炘炀爸爸觉得这是乐趣。也许因为炘炀读书成功,爸爸做了孩奴也乐在其中。
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奴都像炘炀爸那样感到乐趣。广州一所大学的罗老师自称是“炘炀式父母”,“孩子考上高中,我的头发也白了一半。”在儿子念初中的三年里,儿子放学和节假日,就是她的工作时间。儿子开窍晚,学习成绩总是跑在同学后边,开始为了省钱,她自己充当家教给儿子补课,后来发现做大学语文教师的自己竟教不好读初中的儿子。后经友人指点,儿子去上了一个重点中学老师开办的语文补习班,她这才发现语文考试其实有很多拿高分的“应试窍门”,就连写作文也不例外。从此,儿子开始走上节假日补习的道路,中考那一年,儿子要补习五科。但就是这么努力,儿子还是感到学校老师讲课进度太快赶不上。结果,罗老师只好给儿子请一对一老师而且与儿子一起听课,以保证下课后儿子复习时能帮他弥补上课遗漏的知识点。
专家指出:爱孩子是天下家长的共同心态,“望子成龙”和“盼女成凤”则是中国家长的传统心理,无可指责,但是“整天围着孩子转”则大可不必。这样做看似支持孩子,实则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对孩子的奴役,有违“自由发展”的普遍原理,容易给孩子带来不自信、不独立、不努力,这样做的结果真的会像中国古话所言“老公公背着儿媳妇跑,搭了气力不落好”,应当放弃。
“孩奴”与“奴孩”是怎么炼成的?
有专家称父母在自愿充当“孩奴”的同时,有的人会在有意无意间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做出“奴孩”的行为。炘炀就称“我的梦想也基本上继承了我父母的梦想。父母为了一个他们不曾实现的梦想,来逼自己”。但炘炀父亲则称,不论是跳级还是上大学,都是炘炀自己决定的。因为炘炀理解能力很强,上初中时,数学老师没有讲的东西,他就老提问,老师没有时间回答他,他就问“你为什么不回答我?”老师气得跟他说“你愿意就听,不愿意听就滚出去”。爸爸只好把他接回家自己教。这样看来,在炘炀这个超常孩子身上,爸爸做“孩奴”是被迫的。
罗老师做“孩奴”也是被迫的,是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迫使她选择了做“孩奴”,到头来变成挖空心思去“奴孩”。
罗老师说,儿子刚上初中不久回家告诉妈妈,英语老师告诉同学,公立学校的老师只回答前50名学生的提问,50名后的学生去问问题,老师根本不理。我只能安慰成绩较差的儿子说,老师讲的不是事实,而且你读的是私立学校,老师不会这样对待学生的。但不久儿子回来说,他去问老师问题,老师爱不理的,他感到自己学习成绩很烂,心里很难受。罗老师只好陪儿子去上英语补习课。不久,儿子化学考了90多分,老师用这个事例鼓励全班说:“××都能考到这个分数,你们也都能考上。”儿子回家问她说“我是不是很烂,什么都不如人?”她握紧儿子的小手说,你很聪明只是小学时放松了学习没有打好基础,妈妈和你一起努力改正过去的错误好吗?儿子下决心点头,说“为了自尊心要拼了”,罗老师只好忍着心痛去“奴孩”。
林爸爸则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甘愿做孩奴。他的儿子从上初中开始便请大学生每晚来家辅导儿子做作业,初三时更是在补习机构上全科补习,大笔的补习费用对于做小生意的夫妻俩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林爸爸称,如果女儿高中考砸了要交择校费,也是几万元钱,而且学习底子没有打好花钱读到重点高中也不可能考上好大学。林爸爸称他的人生理想是让儿子考上重点大学将来做公务员,所以儿子怕学习辛苦时,他就找个理由让儿子到他的档口工作一小段时间,感受小生意人的艰辛,以激励他发奋读书。
专家指出:在“孩奴”家庭中,父母子女两代人的日子都不好过,家长既为孩子所奴役,自己又奴役孩子,虽然可能有孩子学习成绩辉煌的心理支撑,但家长和孩子未来都有可能“爆炸”。家长是成年人,是孩子成长的引导者和生活供养者,是这个链条的根源,应当尽快觉醒,早日解放自己,同时也解放孩子,使其恢复自然和常态。
功利教育下的智慧家教
有专家指出,现在的家长在孩子教育上急功近利,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心智成长。
儿子已上清华大学的刘女士说,现在好一些的高中、初中都扩招,一个年级近千名学生,一个班五六十人,学生的成绩就是评判老师业绩的标准,所以,相当多的老师只顾抓“应试训练”,根本不关心学生其它方面的成长。再说,老师们这么大的工作量,也没有条件来关注学生的心智成长情况,所以,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就显得很重要。
我儿子高中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住校,有一次我开车到校门口去接他回家,他婉转地要求我今后接他把车停在离学校远一点的地方,但就是不说原因。我多次追问才知道,原来很多同学家的车都很豪华,而我们家的车太旧了,怕同学嘲笑。考虑到他当时15岁正处于叛逆期,我立刻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我私下却与他爸爸商量好一个对策,第二天全家晚餐时,他爸爸闲聊出儿子很熟悉很崇拜的一个叔叔,读初中时,因为家穷穿着不同颜色的一对袜子去上学,被一个有钱的同学当笑话到处说,叔叔感到很委屈去告诉老师,年轻的女老师拿出手巾帮他擦干眼泪说,你一点都不比别人差,你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并且有理想,今后再被他们笑话的时候,你就在心里与他们比你的优势,这样你就不会难受了。叔叔从此每天都很快乐地学习,最终以优异成绩考上名牌大学。每次叔叔回老家看望父母,都不会忘记带礼物去看望那位老师。星期天晚上我开车送儿子去学校时,我将车停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儿子轻声对我说:“妈妈,开到校门口停吧,我好拿行李。”
在专家看来,有些网友对16岁的炘炀指责过于苛刻,炘炀只是一个16岁的孩子,处于叛逆的年龄,说出的那些狠话,与叛逆的年龄以及他长期以“低龄”生活在“高龄”中而出现的“夹生饭式的早熟”有关。如果中国像英国、印度一样有专门的天才学校,接收像炘炀这类智力超常的小孩,那些同龄的、智力类似的孩子们在一起读书,恐怕就不会出现炘炀这类问题。专家还说:“碰到像炘炀这样智力超常的孩子,炘炀爸爸仅仅是关注他的学业还不够,他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对社会的知认能力,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协助炘炀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
●本版点评嘉宾:骆风(广州大学现代国民教育研究所所长、广东现代家庭文明与亲子教育学会会长、教育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