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性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交流会的专家开出良方:国外经验本土化,教育方式生活化
核心提示
□15—24岁的青少年占所有新增艾滋病毒感染病例的45%,成为艾滋病蔓延最迅速的高危人群
□青少年性教育在国外已有100多年历史,我国应结合国情和地方实际建构青少年性教育体系
□理想的性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负责,学校应是最理想的性教育场所
本报记者 江芸涵 实习生 谢慧
8月22日-24日,由世界华人性学家协会、四川省性学会、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性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交流会暨世界华人性学家协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在成都电子高专举行。150名性学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围绕“性与和谐社会”主题,对影响社会发展、家庭和谐、青少年健康成长等社会关注问题进行研讨。与会专家尤为关注中国大陆青少年性教育遭遇的现实问题,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并承担责任,建构符合青少年身心发育与发展实际的性教育体系。
[现状]
青少年性问题不容忽视
有统计指出,15—24岁的青少年占所有新增艾滋病毒感染病例的45%,成为艾滋病蔓延最迅速的高危人群。由于青少年生活方式改变,未婚怀孕、性传染病与艾滋病的危险性增加。对此,四川教育学院讲师钱小华在会上疾呼:“青少年的性问题不容忽视,在校园中推广性教育刻不容缓。”
资料显示,在校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比例呈持续增长和被接纳趋势。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江昀认为,社会现实缓慢地影响着年青一代的性观念和性文化走向。如何遏制大学生校园性行为快速增长,已成为大学生、高校、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令江昀担忧的是,在他对近400名大学生的随机调查发现,对于学校的性教育,51.4%的学生表示不满意。
四川文理学院副教授曹红梅对我省川东地区10余所农村中学所作的问卷调查发现,“家庭性安全教育缺失,使留守儿童遭受性侵害的危险大大增加。”
[观点]
社会学校家庭缺一不可
钱小华说,作为一项世界性课题,青少年性教育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在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和应用模式基础上,结合国情和地方实际需要实行本土化,建构符合中国青少年身心发育与发展实际的性教育体系。
“对孩子实施性教育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承担的一项任务。”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张正明正研究“学校-家庭-社区(SFC)”性教育一体化网络模式,根据性教育的不同组织方式,成立三个协调委员会,分别协调“学校性教育和家庭性教育”、“学校性教育和与社区性教育”、“家庭性教育和社区性教育”的相互关系,使之更协调的发挥各自功能。
台湾树德科技大学人类性学研究所硕士生王秀龄也持相同观点:“理想的性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负责。”她同时认为,学校是最理想的性教育场所,也是性心理和性角色的培养场所。
在美国,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传授生育、两性差异、性道德等知识。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性教育越早开展越好。
[探索]
性教育走进日常生活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七中学教师陈红和与会者分享了一件小事。她在暑假里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说没有把成人光碟收好,下班回家后发现上小学的兄妹俩看得目瞪口呆。朋友怕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就请在学校从事性健康教育的陈红给孩子上课。
陈红走进朋友家,以谈心的方式给孩子上了一堂心理辅导课,从创设情景,导入性别话题入手,讲解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专注,而且积极参与问题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陈红很感叹,“本节课是性健康教育走进日常生活的一个尝试,是一个开明的家长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后的明智选择。”
川大附小从2005年开展性健康教育,最初只对于高年级学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后来学校发现,中低年级孩子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低年级的男孩子对女厕所感兴趣。“如今,每个年级都安排了相应的课程。”川大附小老师陶杏华谈起性健康教育体会时认为,把性教育主题扩宽到整个小学低、中、高段,我们以一种坚定而又谨慎的态度开展学校的性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