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发布了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在公布的中国人九大生活动力中,对子女的发展期望排在第一位。为了实现那份望子成龙的期许,除了激励,更多的是焦灼。
孩子的“榜样”正在伤害孩子
最近,网上流行一篇题为“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的网文,文中调侃道:“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生物考清华,望北大;这种生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而我们只会吃喝拉撒。”此文引起了同龄人的强烈共鸣,认同和宣泄的跟帖成千上万。
准确地说,“别人家的孩子”就是那些智商较高和学习成绩特优的学生小众。他们大都一路“狂奔”:重点小学中学、国内外著名大学,读硕士攻博士,“考”无不胜,顺风顺水,甚至一路“绿灯”———免试或者获优厚奖学金。当然,还有“五道杠男孩”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他们是老师宠爱的“好学生”,家长心目中孩子的楷模,社会和媒体称颂的对象,普遍被认为是未来的精英。
几乎所有人都有一种记忆,当父母唠叨“别人家的孩子”时那份黯然甚至绝望的心情。以前碰巧邻居或父母同事中有一两个此类“别人家的孩子”,父母聊聊,尚能避开。现在,信息铺天盖地,令人无处可逃。近日,又有多家报纸用整版篇幅介绍了一个被美国某名校录取的“别人家的孩子”,真不知道又有多少父母要举着这张报纸,向自己儿女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呢,又有多少孩子对比着这“完美无瑕的同龄人”,感慨自个是“只会吃喝拉撒”的笨蛋呢。
父母爱在自家孩子的耳边唠叨“别人家的孩子”,是我们的文化传统,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然而,父母给的不仅是榜样,更多的是让孩子们自惭形秽的郁闷以至绝望。父母指望的“压力变动力”,似乎正在成为许多普通孩子心中的不可承受之重,使他们看轻自己,怀疑自己,甚至放弃自己。
教育应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禀赋
对此,媒体和学校应该反思。现在很多媒体对“好学生”只看分数,赞美的水分太大。就时间和空间来看,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不可能比同龄人在各方面都强许多,之所以拔尖,不过是评判标准和角度有所侧重。
我们这些年的教育中有一个现象是,让孩子从小就经受各式各样的选拔和淘汰,导致相当一部分孩子被教育体系忽视了,甚至放弃了,被单一坚硬的社会考核价值体系冷落了。社会亟须对此纠偏,改进教育,使每个孩子的价值都得到认可,让每个孩子都有尊严,都自信快活,都有充实丰富有趣的学习、文体生活,都有符合自身特点的成才途径和光明前途。
孩子中,在某一方面获得令人称羡的成绩的佼佼者,当然值得肯定,适当宣传不是不可以,但我们要同样尊重那些学业成绩一般或有其他特长,每日正常学习不失梦想的大多数孩子,是他们在更广泛、更实在地落实着中国梦,他们的每一个梦想成真,都会构成更加伟大、美丽和持久的中国梦。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不能只靠少数所谓精英来建设,而需要大批快乐、健康、有知识、有技能的合格公民。
从全国大多数孩子的教育来看,目前对极少数“别人家的孩子”的成功经验的宣传,缺乏广泛的借鉴意义,因此,媒体不应该热衷于渲染精英教育,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压迫大多数孩子。即使出于良好的目的介绍“别人家的孩子”,也要实事求是。特别是资讯要全面,例如国外名校奖学金是如何分布的?拿到奖学金或拿得多就一定证明该生特别优秀?国外名校强调生源国家、民族、肤色和文化背景的多元和适当比例,奖学金的分布也有此考虑。
至于一些名校热衷于借此大做广告,维持自己的特殊地位和利益,这不仅有违教育规律,也有违“爱一切孩子”的师德。
把“别人家的孩子”弄成“神奇的生物”,其实也是一种“捧杀”。我国一项统计表明,有心理障碍的中学生中,每10例中就有6例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为此,全国150所重点中学校长曾发出呼吁:不能因为耀眼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
好的教育体系应培养出“好孩子,好学生”,而不应频频弄出“坏孩子,好学生”或“好孩子,坏学生”。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内在的自信
同时,父母更应该反省。我们目前有些地方的教育没能尊重每个孩子的禀赋和特长的差异性,常用“别人家的孩子”这一把尺子量到底,父母再不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在学校被压抑的孩子,回到家心结也得不到舒解,他们到哪里去找快乐?
每个孩子的发展速率、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相同,因此即时的、外显的行为能力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孩子们的高下之分。每一个孩子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成长需要时间,而且有鲜明的季节,要让孩子慢慢来,完整地完成自我和学校教育,这才是人生的“科学的发展观”,这样的发展观也会不断给父母带来惊喜和愉悦。自然,就天赋的资质而言,孩子有聪颖和愚钝之分,惟其如此,要让孩子自己跟自己比,不能总让他们与“别人家的孩子”比。当父母也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好许多时,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永久性的伤害。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内在的自信和乐观。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能力。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尤其需要科学行事,谨慎行事。父母应该创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好恶去强求一致。而且,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如果把幸福寄托在一种追求上,一旦不成功,往往会造成长久的甚至终身的痛苦。
父母都爱孩子,希望他们成人、成才、成功,有尊严有幸福地生活,但实际上有些父母爱孩子是有“条件”的,就是要孩子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出类拔萃。假如总拿“别人家的孩子”模板敲打或束缚自己的孩子,那么这样的所谓爱护或鞭策越多,对孩子的伤害就可能会越大。父母要用夸赞“别人家孩子”的热情和认真,夸赞自家的孩子,渐渐的,也许你就会发现,并不是自家的孩子不如人,而是自己的心理出了偏差。
要遏制这种用“别人家的孩子”伤害大多数孩子的社会文化现象,还要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和公正,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有限的优良教育资源,而不要靠模仿“别人家的孩子”来挤“成功”的“独木桥”。
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文化现象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其实,只要我们对所有孩子都充满信任和期待,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他们就都能够成才。在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成人社会要积极引导,特别是做人生价值的引导,让孩子从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中“看到自己”和“成为自己”,从而受益终身。
杜子德 :他山之石成就女儿
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也是分管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项目的负责人杜子德最近在《中国青年报 》撰文说, 我不是一个教育家,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方面的训练,对教育的理解完全是看别人怎么做和自己悟出来的。
1988年我到荷兰(),自然没有教育孩子的经历和经验,但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我发现荷兰人和中国人的态度迥异。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两条:一是把孩子当大人看待,希望他们不犯错误,能像大人那样思考和做事,孩子犯点错误就责备;二是把孩子当“孩子”看待,对他们一千个不放心,关怀备至,不让孩子自己决定任何事。
荷兰父母的教育理念恰恰相反,一是把孩子当孩子看待。孩子的任何“错误”都不算是错误,都是可以宽容和谅解的;二是把孩子当大人看待,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我女儿杜辛楠出生后。我和夫人就开始尝试着把中荷教育比较后的心得用到女儿身上,效果不错。目前她已是天文系大二的学生了。
依照荷兰人的教育思想,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做事或作决定,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并学会自立。
我家住在中关村,女儿在一所不错的中学上学,从家到学校需要骑车20多分钟。从初中到高中,6年时间都是她自己骑车上学,从来没有人接送她。只是临到()前学校安排晚自习,出于安全考虑,我或她妈晚上10点在半路上等她。
我在孩子的专业选择和发展上,按说比其他人有得天独厚的机会。可是我从没有强迫女儿参加奥赛或什么学科竞赛,只培养了她一项业余爱好———弹钢琴。2009年高考填报志愿,她自己选报了()天文学专业。我们完全尊重她的选择。
责任感和爱是一个人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没有责任感的人很难成就大事业。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可惜我们的教育中非常缺乏这个环节,总是教育孩子要“听话”,按标准答案答题。这也是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没有创新力的主要原因。
高中期间,学校组织本校学生和国外学生交换访问,条件是学习好、外语好、家里有接待能力。这些条件我们家都能满足。可是,名单公布后却没有她。
天不怕地不怕的她,直接跑到校长办公室讨说法:“请问老师,选择交换学生有什么标准吗?”“没有!”校办的老师回答。
“难道这么严肃的事就没有一个标准吗?”我女儿反问道。
“有,有的!”那位老师立刻搪塞她。“您不是说没有吗?怎么又有了,到底是有还是没有?”那位老师无言以对。当然,结果可想而知。
回到家,她给我描述她的“胜利”。我微笑着说,给你满分!
上大学后,她参加了辩论队,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第一学年结束的时候,她竞选班长成功。对她而言,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怀疑的,怀疑的目的是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去解决它。
如果有了这样的社会基础和氛围,就无需区分“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孩子,他们都是一样的孩子———中国的孩子,一样的充满自信和幸福!
●文/顾德宁 杜子德 图/张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