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3岁的少年黄艺博,近日突然卷入了舆论的漩涡,因为他戴“五道杠”标志,因为他两岁起就爱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黄艺博身上,清晰可见“成人意志”的影子,虽然父母事后坦言并没有替孩子规划未来,但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是否有“拔苗助长”之嫌?在舆论的狂欢谢幕之后,不少人开始反思现今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家长该不该全权为孩子规划未来?在子女的教育上,家长到底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决策者、引路人,还是旁观者?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家长深思。
调查
大多家长教育孩子“有点急”
就在前几天,我国首部有关社会心态研究的年度报告——— 《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发布。报告指出,望子成龙成为中国人生活的首要动力。
这一结果,意料之中。“从这一点,就不难理解黄艺博父母的做法了,也许他们只是为了让孩子成材,可能心态太急了些。”一教育界人士如是说。
“教育孩子,难免会有点急,因为不想孩子落后。”作为一名新手妈妈,小林的孩子虽然才2岁,但孩子在哪上小学、是否要换房择校等事宜,早已提上议程。孩子以后要不要也学琴,还是学些其他特长?小林说,做父母的,总是尽可能为孩子成长提供最有利的环境,为了孩子成材,花钱也在所不惜。
采访中,一位60后家长陈女士坦承,其实大多数家长都很 “虚荣”,都想替孩子规划未来。有些家长尊重孩子的意愿选择,教子有道;而有一些,难免急功近利,按照自己美好的初衷替孩子规划未来,而忽略了孩子的兴趣与意愿。还有一些家长,甚至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一大产品,孩子优秀与否,关乎个人面子问题。
争论
家长该不该规划孩子的未来?
正方
要规划但要规划得当
厦门一中汪劲松老师认为,家长应该规划孩子的未来,因为孩子的可塑性很强。这当中,家长的素质很重要,要规划得当,前提是要适合孩子。
由于长期在一线担任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汪劲松也接触了不少 “急功近利”的家长。在汪劲松看来,对于孩子的规划切忌“拔苗助长”,不能太追求名利,孩子的成长有其规律,如果什么事都由父母包办,孩子只会懈怠,不作为,或者是喜欢做表面文章,最终还是害了孩子。而孩子的教育,人格健全是前提,要根据孩子优缺点来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不规划不是合格家长
新爸爸陈先生的女儿明天将迎来“满月”。对于孩子的教育与未来,他认为家长要进行规划和指导,否则,这样的家长是不合格的。因为,最清楚孩子资质和综合情况的是家长。在这个前提下,家长会根据对社会的认知来规划孩子的道路,但这种规划应是指导性的,而不是强迫性的。
陈先生说,虽然女儿还很小,但他会持续关注孩子,根据孩子的兴趣,来给她适当的教育。在他看来,“五道杠少年”父母的做法虽有些急功近利,但也有其合理性,社会也需要“五道杠少年”。只要孩子乐于接受,就无可厚非。
反方
别太早给孩子高目标
科技中学陆豪老师认为,“五道杠少年”父母过于“揠苗助长”了。孩子的成长应该符合教育规律,过早给孩子太高的目标,过早为孩子设计将来的发展蓝图,不仅无效,反而是有害的。
陆豪说,孩子的喜恶完全取决于父母的引导。孩子就像一棵幼苗,你要让它长成参天大树,还是让它长成花园里的“盆栽植物”,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态度。现在很多家长过于“望子成龙”,孩子才一点点大,就让学这学那,连周末休息的时间也没有,孩子缺少了快乐的童年,他的人生将是不完整的。
陆豪认为,超前教育要把握好一个度,把握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以前报道的科大少年班的孩子,有些不仅没有成材,反而因为一事无成,泯然众人,前车之鉴,应引起重视。
多考虑孩子想怎么样
对于年纪尚小而官味十足的黄艺博,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小陈认为,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让孩子更早适应社会、懂得游戏规则本是无可厚非,但父母在考虑“孩子能怎么样”时,是否能更多考虑“孩子想怎么样”。家长要更多地去考虑孩子的志向,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样孩子才不会失了灵气,丢了个性。
小陈觉得父母在孩子还没有独立判断能力时可以多管一管,但随着年龄增长,孩子有一定判断能力了,就应给孩子更多成长的空间。
记者手记
成人意愿别强加于孩子
“五道杠少年”黄艺博似乎是一夜之间火了!他那些与年龄不相符的爱好、举止,让人们把矛头指向了家长过于“功利”的家庭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过于急功近利,这样的家长又何止黄艺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许是太想让孩子成材,于是不经意间急功近利,不经意间把成人的意愿强加于孩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可否认,父母最了解孩子,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父母应有一定的规划和引导。如何规划引导,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更多考虑一下“我们的孩子想怎么样”,而不是单纯考虑“我们的孩子能怎么样”。
教育孩子是一门技术活,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方式,但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孩子想要的、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导报记者 沈晓丽 实习生 陈晓姝/文 张向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