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能全是顺其自然,长大不容易,成长有规律。不能因为我们的短视,把孩子看成学习机器,更不能剥夺孩子最宝贵的童年
■本报记者 张贵勇
教育孩子,我们既不能急功近利,又不能坐失良机。在日前举行的新书《长大不容易》发布会上,“知心姐姐”卢勤总结了父母在孩子不同成长期需特别关注的问题,并对中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时期侧重培养孩子何种品质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不同年龄的成长特点,习惯于用成人的思维看待孩子。而中国家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父母太强势,什么都管。”卢勤说, 孩子是在不断的试错中长大的。就像吃鱼时,父母总是把鱼刺挑出来,这样孩子永远不会自己吃鱼。由于干涉过多,许多孩子渐渐没有了主见,自主能力越来越差, 这也是如今很多独生子女难以自立的原因。
卢勤举例说,她知道有一对教授夫妻的孩子,4岁上小学,19岁博士毕业。毕业后,每天在家里吃爆米花、打游戏。卢勤告诉他们,他们孩子的问题就 在于,该吃爆米花的时候没吃到,该打游戏的时候没有打。童年有童年该做的事,违反成长规律的后果就是培养了年纪轻轻的博士、老态龙钟的孩子。
关于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几大问题,卢勤如此总结:过高的期望导致无望、过度的溺爱导致孩子无情、过度的保护导致孩子无能、过多干预导致孩子无奈、过多指责导致孩子无策。而这些是许多年轻父母尤其需要注意并杜绝的。
在书中,卢勤也强调了读书之于成长的重要作用,并讲述了她小时候经常在书摊看小人书的故事。她说,那些有趣的图画给了她无边的想象力,也给她带 来了很多的生活乐趣。人的精神食粮主要来自书籍,精神世界越丰富,幸福感越高,读书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对生活、对人生和对世界的热爱。在阅读过程中,兴趣的 大门会一扇扇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