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在武昌水果湖某儿童早教机构上课的小朋友们都接到通知:学校将于12日举办迎新朗诵会,朗诵会的主要内容是集体诵读《弟子规》。
每次早课前,小朋友们统一着汉服,拜孔子,背诵《弟子规》,这是这家以国学为特色的私立教育机构的开课仪式。
家长李女士说,老师嘱咐每个在校小孩要捎带一名好朋友参加,带人者有奖品,估计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更多家长送孩子去他们那儿上学。
在江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幼儿教育市场,国学已成为一些私立幼儿园和周末培优班、兴趣班招生的重要宣传卖点。
上周末,记者在一家“现代私塾”内看到,数十名儿童穿着汉服跟老师一起读《三字经》、《弟子规》;一名女工作人员一边请家长们观看有关国学讲座的录相,一边介绍国学教育的好处。
进入新千年以来,国学在国内迅速升温。从民办高校到公立高校,从大学、中小学再到幼儿园,大有席卷全国之势。
国学热,正在感染着更多条件参差不齐的幼儿园。
寄身于徐东路某中学内的一所颇有些名气的“现代私塾”,是由一位海归人士创办的。该校的网站宣称,国学经典诵读,培养孩子的品性,是该校的特色。
看到一些同事将孩子送进这所学校读书,王先生不惜支付比民办大学贵几倍的学费,将儿子从社区内一公办幼儿园转入该校。
“公”“私”泾渭分明
武昌某社区的一所简陋的幼儿园也与时俱进,最近也传出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朗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的读书声。
这所寄身于几间闲置库房内的民办幼儿园,入园者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前主要教孩子识字、算术、拼音等。
距该园约300米远的另一家公办幼儿园,无论办园条件、园区规模,还是师资队伍,都令这所“山寨”幼儿园无法相比,该园却从未开国学课。
记者采访发现,热衷开国学课的几乎清一色是私立园,而公办园则对此而远之。
省直机关第三保育院园长袁芒说,幼儿阶段是否该开国学课争议很大,主流幼教理论认为,学龄前儿童应以开发幼儿智力的游戏为主。
省直三保是江城极少数开国学课的公办园之一,但只在全园30个班中选了6个班试点,“国学不是随便找个老师就能教的,老师本身须先有国学修养”,袁芒说。
武昌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郭善瑷说,国学不属于学前教育大纲规定的六大常规课程的范畴,因此公办园不愿涉及这一争议领域。
因没有系统的国学教材,各机构自选、自编教材,于是出现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学生都在读同样的内容。
李女士的小孩对《笠翁对韵》1至15篇倒背如流,甚至能说出某一句在哪一页,但不懂是啥意思,“如果没什么作用,不如让孩子学点别的。”
武汉童学文化传播公司策划部的徐适说,儿童记忆力好、有时间,把内容先背熟,不懂没关系,以后慢慢就理解了,等孩子大了就没时间和精力读了。但袁芒认为,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死记硬背的东西忘记得快。
郭善瑷说,教学大纲未明确学前教育该不该教国学,对社会办学机构的行为不好评价。
今年初,山东省教育厅下令全省中小学禁读《三字经》。
国学热背后的利益驱动
近日,某网站的一项关于幼儿该不该学国学的网络调查显示,认为“必读”者占28%,认为“读一点了解一下”占55%,认为“不该读”占14%,3%的人不知如何选择。
湖大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显发认为,国学热与当前道德缺失等社会背景有关,国学只是引导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的一个载体,“读读无所谓。”
私立幼儿园对国学教育的热衷,其背后的经济利益诉求是不争的事实,使得国学教育成为一大产业。
总部位于武汉的一家早教机构,目前不仅在汉开设了三家分支机构,且在山东、浙江、广东等省的众多城市开设连锁店和加盟店。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开办国学班的幼儿园收费不菲。如水果湖某早教机构幼儿国学班每月收费3000元,徐东路某私立学校学前班年收费2.2万元,是普通幼儿园收费的几倍。国学成了“奢侈品”和高消费的对象。
这些学校的宣传资料中,大都标榜与某某大学的知名国学教授合作,开发出系列幼儿国学教育教程、教材。这些教材价格不菲。
然而,一些冠以经典的国学教材上,却充斥着不健康的内容。如某民私立幼儿园的国学教材《朱子治家格言》中,“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虽有劝人向善之意,却带有恶毒诅咒式的恐吓,并宣扬“因果报应”。
前几天,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留德博士、教授彭富春表示,目前国学教育“虚火过旺”,他将在两会上提建议,反对学校、家长让孩子背《三字经》、《弟子规》的做法。
记者 邹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