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教育师资生源双双“进城”的大潮之下
一个偏僻村小的“另类”坚守
今年,河北邢台市南和县段村的“两委”班子进行了换届选举。
“全村71名党员,我全票当选。”已连任四届的村党支部书记王相奎对记者强调:“我一根烟都没请大家抽过。”
这个村党支部书记认为,自己之所以能赢得村民信任,是缘于自己的“头号成绩”——把村里的小学办得好。
段村位于三县交界处,距离最近的县城也有16公里。
据统计,在过去的9年里,随着农村中小学撤并,南和县的200多所完全小学仅剩下了目前的60多所,全县有一半以上的小学生就读于县城的“超级小学”。
在农村教育“进城”的大势之下,扎根于冀南平原偏僻村庄的段村小学颇显另类——近年来生源不但没有出现大量外流,还不断吸引着周围村庄的孩子前来就读。尽管师资力量没法和县城小学比,但段村小学的教育质量还是不错的,每次统考,学生的各科成绩都在学区里名列前茅。
自2000年始,段村这个4000多人的村庄共走出大学生160多人、研究生10人,仅2011年段村考入本科二批以上大学的孩子就多达20人。这一连串数字无疑让段村人在十里八村颇感自豪,这些孩子无一不是在这个偏僻村小接受的启蒙教育。
抵押大队院子,盖起村小学
说起2001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不久,筹款建设段村小学教学楼的情景,58岁的王相奎红了眼圈。
当时段村小学的教室被有关部门认定为“危房”。而建新校舍,县里教育部门只能拨付10万元,尚有近30万元的资金缺口。
但段村的孩子不能再等了,全校12个教学班中有8个不得已借用民房做教室,4个班的孩子则在危房里上课。
彼时,村里的“大队办公室”比孩子们的教室好不到哪里去,也是怕遇“连阴雨”的“漏屋”:虽然在屋顶上吊上了塑料布,但一到雨天,依然要从屋内向外舀水。
“但在支持建校舍的问题上,村班子的态度是一致的。”说这话时,王相奎颇有底气。作为村里的当家人,他最清楚段村的家底。“村集体收入的唯一来源就是130亩果园和170亩土地的承包款。”
不得已,这位从1981年就开始当村会计的老支书,决定向村民“借”钱盖学校。
村里大队的院子占地6亩。王相奎将这6亩地共划成了10份。“要是到时还不上钱,这地就给肯借钱的村民作宅基地。”靠着这办法,王相奎筹集到了20多万元。
段村小学的教学楼终于开工了。
2002年的农历大年三十,王相奎至今难忘。没有拿到工程款的施工工人包围了他的家。“拿不到工资,我们就在你家过年了。”的确,工人们拿不到工资如何回家过年。
可此时,筹措的建房款已全部用完。
王相奎只得急急忙忙赶往邢台市,找熟人求朋友借来了11万元,施工的工人在春节钟声敲响前,拿着工资回家过年了。可没人知道,王家那一年的年夜饭是如何吃的。
这笔数目不小的建校舍资金,几年后才由县有关部门还上。
其实2001年基础教育改革明确了“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教师工资由国家统一发放,教学管理由学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层层负责,在此情况下,乡村似乎不必再“插手”教育。
段村临近的村庄,有的卖光了学校的树,有的卖了学校的地,有小学校长为了给孩子们修缮厕所央求村长半年却一直无果……而段庄的孩子是幸运的。教育一直是段村的“一号工程”。
每年段村都要拿“巨资”奖励优秀教师,当家人王相奎从来没听说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这个数字,但奖励教师的这1万多元就占到村里每年可支配资金的九分之一。
“找资源”改变村支书“教育观”
“可以说我们村没有任何资源。”王相奎顿了一下,又补充说:“除了人才。”
上任之初,王相奎就对人才在改变村庄面貌上的巨大作用,有了切实感受。
那一年,段村急需硬化村里的路面,可资金又不凑手。于是有人出主意——找找关系,想想办法吧!
找谁呢?王相奎想到一个人:恢复高考后走出段村的一位 “大学生”,时下正就职于相关部门!“大学生”被找到后,乡情难却,加上有关政策支持,段村的村路得以硬化。
而这个似乎有些“拿不到桌面上”的案例,却切切实实改变了王相奎的“教育观”——“要是段村有100名这样的‘大学生’、1000名这样的‘大学生’,段村何愁不发展,段村的面貌何愁不改变!”
每一年暑假,党支部、村委会给新晋大学生送“镜匾”的日子是段村除了春节之外最热闹的日子。
这天之前,村会计会统计好段村今年考取了二本及二本以上大学孩子的名单。一大早,王相奎召集好村里的鼓乐队,开始敲锣打鼓、放着鞭炮挨家挨户送“镜匾”。
段村“送匾”开始于2005年,那一年,送了5块“镜匾”。
所谓“镜匾”,就是一面巨大的镜子,上边印有“关爱教育,功德无量”的八个鲜红大字,落款是“段村党支部、村委会”。
每到一家,王相奎都会感谢家长的辛勤付出,同时也不忘叮嘱孩子继续努力,不要辜负父老乡亲的希望。虽是时常见面的街里街坊,但此情此景,还是常常使家长和孩子眼中泛起泪花。
段村小学的教师和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年是一定要参加这个仪式的。
在送匾的同时,村里也会给这些远行的孩子送去拉杆箱和一个笔记本。翻开笔记本,映入孩子眼中的是全村人的一句嘱托:今天你以段村为荣,明天段村以你为荣。
王相奎的孩子没能考取二本以上院校,自然与镜匾无缘。“等这些孩子们有出息了,别忘了咱段村。别忘了乡亲。”这可算是王相奎的一点“私心”。
收到“镜匾”,村民视其为巨大荣耀,往往挂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争取也给咱送匾”则成了段村家长勉励孩子必说的话。
教育在段村人心里,无疑也是最重要的事之一。
当年新教学楼建好后,孩子们没有操场,一位村民就爽快地让出了自己承包梨园的三分之一作为操场用地。梨树已进入盛果期,但果园承包人却一分补偿都未提。
师生沾亲带故,老师敬业自觉自愿
段村小学的370名学生共有16名教师。
在16名教师中,有9人家住段村,其余也都住在附近的村庄。
在段村小学,授课老师和大部分学生都沾亲带故:或是族中的晚辈,或是同学朋友的孩子,或是多年的乡邻……
这里的老师没有听说过“校讯通”,也不会专程家访。“买菜时,上下班路上,遇到家长,随时能交流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南和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秘运铎上世纪九十年代也曾担任过段村小学的校长。
段村小学的老师学历普遍不高,大多老师还是过去的民办教师,后来才转成公办的。但秘运铎认为:“对于农村小学来说,能力与学历不一定成正比,和态度却一定成正比。”
段村小学的老师大都是“一头沉”——丈夫或妻子在农村务农。尽管收入不高,但在村里相较于村民也算“旱涝保收”,而且颇受大家尊重。
在秘运铎看来,段村教师虽然没有城里老师收入高,但幸福感却一点也不比他们低。
“段村小学老师的敬业是自觉自愿的;我接触的一些城市里的老师虽怨言满腹工作也认真负责——那是规章制度约束出来的。”秘运铎对记者强调:自觉自愿和规章制度约束出来的,最终的教育效果肯定是有差别的。
仅午餐支出一项一年可为全村节省90万元
在去年,段村才刚刚通了到南和县城的公交车。
地处偏远,进城不便,在一定程度上使段村小学生源免于外流。但王相奎同时认为,这也更突显了这所乡村小学存在的重要意义和给孩子与家长带来的巨大便利。
年初的一则新闻,曾经令段村的家长们切实感受到了孩子在家门口上学的幸福。
2月14日清晨,南和县北关小学的10名在校外租住房屋的学生发生煤气中毒事故,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调查,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的出租屋是当事人邢某为照顾儿子上学租下的,每月租金500元,为维持生计,他又联系儿子同校10多名学生在一起吃住,并对每名学生每月收取260元费用。出租屋共分为两间,大屋由10名女学生居住,小屋为8名男学生居住,大屋内依靠煤炉和暖气取暖。悲剧就发生在10名女生居住的大屋。
有当地的教育工作者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段村孩子到县城读书,仅中午在小餐桌用餐1个月至少270元。除去3个月的寒暑假,每年家长要为一个孩子支出午餐费用2430元。
“目前,段村小学有学生370名。”这名教育工作者对记者强调:办好这所农村小学就意味着,仅此一项每年为村民节省了近90多万元。(记者 樊江涛)
记者手记
生源“缓慢回升”
乡村教育进退两难?
在当地很多教育工作者看来,过去的10年,可谓是南和县农村教育变化巨大的10年。
2000年以后,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生源决定着乡村小学的存留与撤销。2004年,南和全县有9700名六年级小学生,而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已降至2600人。
2003年南和县还有200多所完全小学,而今就只剩下了60多所。9年时间,全县完小撤并了三分之二还要多。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教育政策的一系列调整,南和县农村学校的优质师资经历了从乡村公办小学到乡村民办小学再到县城公办小学的流动。
“而今县城成立一所小学,便面向全县招调小学教师。”从收入待遇到生活环境,村小都不是县城小学的对手。为此,有教育工作者向记者抱怨:“虽然国家提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实际上优质师资还是不可避免地由均衡向县城集中。”
和时下很多地方的乡村学校一样,段村小学的师资队伍也存在着隐忧。
目前段村小学有16位教师,其中5位老师年龄都在55岁以上。而它所在的南和县闫里学区教师的平均年龄也达到47岁,这里的教师队伍显然急需新鲜血液的补充。
2011年,南和县专门为段村小学分来3位专科毕业的年轻教师,孩子们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专职体育教师。
此次新来的年轻教师被要求在段村小学至少服务8年。段村小学没有食堂、没有浴室、甚至没有像样的教师宿舍,收入也不如他们在县城工作的同学……很多人不免担心,仅靠行政手段,这3位80后教师能在段村坚守多久?
随着优质师资向县城集中,南和县的小学生源也在向县城不断积聚。
据统计,目前全县300人以上的小学共有10所,而在该县县城就有5所小学。“最大的学校有3000人,最小的学校也有1000人。”
县城教育对乡村教育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可谓“大树之下不长草”,离县城越近,孩子们到县城上学越便利,乡村小学就越难以支撑。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县有一半以上的小学生就读于县城的“超级小学”,过去分布于全县8个乡镇的8所乡镇初中如今也只剩下了两所。
对于当地乡村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捉襟见肘的师资,使他们对生源的流动颇为纠结。“生源继续流向县城,整个农村教育将面临垮塌;可生源如果再回流乡村,目前的师资又难以应对。”
段村小学今年一年级,一改近几年只设一个班的惯例,由于入学的孩子太多,又分成了两个班。而农村小学生源的增加,并非段村一地,随着当地农村人口出生率缓慢回升,南和县入学的小学生总数已连续3年稳定在5000人。
这使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不重新审视时下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继续进城,随着生源增加,校车、住宿等安全问题将更加凸显;而让孩子们就近入学,优质师资如何回流乡村问题的解决则刻不容缓。
就这样,乡村小学教育似乎又走到了一个选择的十字路口。(记者 樊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