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儿是菲律宾华裔,在美国出生,毕业于哈佛大学,目前是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在她的高标准、严要求下,两个女儿出类拔萃。她制定的“家规”包括,完成学业总是第一位的、考试得“A-”是不合格的、数学的学习内容要比同班同学领先两个学年、父母唯一允许孩子参加的课外活动是能赢得奖牌的项目、不得夜不归宿、不得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家长必须坚定地站在老师或教练一边,等等。如果孩子达不到要求,甚至可以诉诸训斥和体罚。
随着蔡美儿的文章被国内外各媒体转载、评论,也在英、美、加、中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家长中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家庭教育讨论。《华尔街日报》网站对近2万名读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严格的东方教育和鼓励性的西式教育之间,高达62.5%的读者认为前者对孩子更有利。
声音
一味地惩罚当然不好,可若是鼓励过了头,那一样也会养成小孩盲目自大,不知道自己弱点的毛病。蔡美儿的方案对于抵消这种美国教育体制里的漏洞是相当有针对性的。用了她的方法后,我的女儿现在自己立志要当第一。——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 网友Vieplivee
除了体育和戏剧外,蔡美儿不允许孩子达不到每科第一名。读到这里,我不禁想,此人完全放弃了孩子的德育。这就好比让孩子把谁都当成自己的敌人。请问她的孩子有任何朋友吗?——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 网友Charmaine
在一个需要规矩和稳定来完成的工作可以越来越多地由电脑完成的世界中,强调规矩、准确、成功的表现和整齐的传统教育重点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创造性可能是一种更宝贵的财富,是教育者和父母应该强调的。在哈佛大学,全部科目都拿A的学生往往会成为教授,而拿C的学生则会成为富有的慈善家。——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美国白宫前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劳伦斯·萨默斯
中美两国都彼此欣赏对方的教育实力:美国人钦佩中国人对数学和地理学等基础学科的扎实掌握,而中国人则赞叹美国人对创新和挖掘个人天赋的重视。美国的华裔父母们,正好生活在这两种文化、观念、理念下,或许可以为中美教育的完美结合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美国《侨报》评论员
“中国妈妈”的教育模式并不是所有中国母亲的通性,也不意味着美国母亲就不会这样做。——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
(高靓 辑)
延伸
防止青少年不良行为家庭作用大于学校
据日本时事社报道,近日公布的一项有关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调查显示,76%的受访者认为,在防止青少年不良行为方面,作用最大的是家庭。认为学校作用最大的受访者仅占3.7%。该调查由日本内阁发起,在日本全国3000名成人男女中进行。调查者认为,除家庭和学校外,社区以及警察局等行政机关也对防止青少年不良行为负有责任。
在“家庭如何防止青少年不良行为”的问题上,多数受访者认为在增加监护人与孩子接触时间的同时,“严加管教”也很有必要。65.9%的人认为对子女“应该表扬的就要好好表扬,应该批评的就要严厉批评”,46.7%的人认为“应该听听孩子的感受和主张”,44%的人认为“作为父母,应该自觉保持扶养孩子的责任感”。
许多被调查者表示,“即使是其他家庭的孩子做了坏事也应该责备”,并且要求学校对青少年不良行为“采取坚决态度”。(王英斌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