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虚拟网络世界逐渐取代校园,成为一些孩子欺凌同龄人的场地。有些孩子专门利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在虚拟空间里对看不顺眼的人进行攻击,他们被称之为“网霸”。“网霸”们可能会在网站或者论坛上公布其攻击对象的个人资料,也有可能会以对方的名义发布一些会让其名誉受损的内容,还有些“网霸”会给对方发送威胁或骚扰邮件、短信,也有的会四处散布谣言使对方成为别人围攻的对象。
网上欺凌愈演愈烈
对于玛丽的儿子D.C。来说,九年级应该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新学校、新同学。可是D.C。却变得越来越孤僻。玛丽一次次问,最后才得知实情:“同学都说我在社交网站上说他们的坏话。其实我根本都没有社交网站,可他们根本不相信我。”玛丽只好登录该社交网站去寻找答案。在那里,她发现了儿子的页面:他的名字,他边跑边咧嘴笑的照片。显然是有人伪造了他的身份,并以他的名义对他人进行攻击。
实际上,网上欺凌的现象在青少年中间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网上欺凌问题专家帕里·阿夫塔布去年早些时候在新泽西州一所中学对七年级的学生演讲时,曾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150名学生当中竟有68人遭遇过网上欺凌,而社交网站、即时通讯和短信都成了网上欺凌的途径。由于在互联网可以匿名,“网霸”不用担心被对方轻易识破。
与传统的校园欺凌相比,网络欺凌造成的心理伤害可能更大。“网霸”所使用的攻击性语言往往比现实生活中更让人难以招架。在加州一名十几岁男孩的社交网站页面上,有人说他9岁的妹妹是一个“肥婊子”。在纽约一名13岁女孩子的页面上,有评论称她的照片“太丑了”,丑得让人呕吐。而在前面提及的、以D.C。名义注册的页面上,D.C。在不停地奚落其他同学:“至少我不对着镜子拍照片,看起来就像一个同性恋侏儒”,“你闻起来真奇怪。”在学校里,同学质问D.C。为什么在社交网站上攻击他们。D.C。每天都一个人吃午饭,经常以生病为理由拒绝上学。
怎么帮孩子讨回公道
在孩子遭遇网上欺凌之后,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向学校求救,可是网络世界早已超出了学校管理的范畴,爱莫能助。当儿子D.C。遭遇冒名的烦恼之后,玛丽一开始也是去找学校,最后只好选择让警察介入。警方先是让该网站交出伪造个人资料的电脑地址,再命令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这台电脑户主的居住地址。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案情终于水落石出,罪魁祸首就是D.C。幼儿园时的同学。
与繁琐的法律程序相比,更多的人愿意与“网霸”的父母直接交涉,私下解决问题。克里斯汀的女儿还在上六年级,一名男同学通过电子邮件向她发来了一个色情网站的链接。克里斯汀直接给这位男孩的妈妈去了电话:“我叫她让她的儿子以后别这样做了。她对我道了歉,她儿子后来还给我们写了致歉信。”
但是,这种父母对父母的交涉有时候未必能解决问题。格里的女儿麦克拉今年14岁,在学校参加了滑雪队。滑雪队的一名男孩给她发了一条带有淫秽和威胁内容的短信,指责她曾向他女朋友告密,指他偷偷与别人约会,并誓言要毁灭麦克拉的生活。麦克拉其实并没有告发他。格里给男孩的母亲打了电话,男孩受到了没收手机一星期的处罚。谁料这名男孩却在网上散布谣言,说他母亲不允许他参加滑雪队的比赛,一切都是因为麦克拉的告状。要知道,这男孩是滑雪队的大明星,没有他参加比赛,滑雪队就失去了台柱子。于是,整个滑雪队都开始排斥麦克拉。格里觉得很无奈:“我以为我能帮到我女儿,哪想到事情变得更糟糕。”
孩子欺负别人怎么办
帮孩子讨公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在网上欺负别人,也绝对是一件尴尬的事情,至少说明你的家教出现了问题。
朱迪不久前刚刚痛失丈夫,还在上中学的女儿也不省心。她的女儿和另外两个人在社交网站上创建了另外一个女同学的网页,并称对方是“妓女”,还发布了一些不雅的图片。女儿本来是一名长相甜美、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的学生,这让朱迪很困惑。为了让女儿知道自己错了,朱迪不准女儿用电脑、看电视和玩手机。可是女儿根本不买账,也不和她说话,成绩也逐渐下降。通过反思,朱迪意识到女儿承受了太大的家庭压力:疾病和死亡,经济上的担忧。女儿做这样的事情,与面临的家庭压力有很大关系。
与事情发生后被动应对相比,很多父母更愿意防患于未然。在网络欺凌越来越多的同时,家长可以借助的软件也越来越多。家长可以封锁某些网站,当孩子试图登录此类网站时会得到通知。他们还可以监控手机:一个名为“手机间谍”的程序便宣称可以让家长看到所有文字信息和通话记录,并根据GPS跟踪孩子所处的位置,而不让孩子知道。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孩子的手机被视作“父母的工具”。大约三分之二的人称,他们检查了孩子的手机短信。几乎有一半的人说,他们使用手机来跟踪孩子的行踪。
可是,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他知道你在监视他。这样的话,父母与孩子间的互信便很难建立。哈佛大学伯克曼网络与社会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就指出,在孩子看来,父母检查他们的在线通信被看作是“控制,入侵和无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