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很多家长削尖脑袋、想方设法地把孩子往名校里送的时候,有一些“过来人”却深感后悔:后悔把孩子送往名校、后悔对孩子要求过高、后悔让孩子读过多的补习班……亲子教育专家华海晏说父母不应以爱的名义操控孩子,应该让孩子做回“自己”。
故事 1
小学差异不大没必要读名校
家长自述:由于人户分离,女儿读书时被划分成统筹生,不能按地段入学,为了让女儿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我决定多花点赞助费,把孩子送去名校。哪知女儿入学那年,我心仪的那所名校地段生特别多,空出的学位很少,竞争非常激烈,我历经千辛万苦找了各种关系才终于帮孩子弄到了入读名额。现在女儿已经读到第四年了,我却越来越觉得当初的努力有点不值。
首先老城区学校的面积都不大,各个学校的软、硬件并无太大区别。其次,该校当时开有30多种兴趣班,选择很多,可以丰富女儿的课余生活,也省去了周末去少年宫参加兴趣班的时间。女儿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就让她报了围棋班和羽毛球班,下午放学后再上一个小时的兴趣班,回到家五点多,时间刚刚好。可是兴趣班在女儿上二年级的时候就被教育部门要求停办了,孩子又恢复成下午三四点放学,这么早回到家,我总担心她不能自觉学习。还有,名校里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看得过于重,有一次,我得知女儿班上有几个同学被老师安排去上作文班,就去问老师,我的女儿为什么没能去参加作文班,老师态度颇为冷淡地说:“你女儿的问题不是要不要上作文班,而是要不要请个补习老师补习作文。”如果现在让我重新选择,我一定不会再花这么多功夫让孩子读名校,特别是小学,差异真的不是很大。
——阿芳 媒体工作者 女儿读小学四年级
专家分析
“环境决定论”过于片面
现在很多家长潜意识里都有一种“环境决定论”,认为只有在名小学、名中学读书才能考上名大学,将来才有好工作、好未来。这其实非常片面,一个人取得成功有很多因素,环境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这个故事中,家长很在意兴趣班,兴趣班被取消后,家长就开始担心孩子不能自觉学习。其实过多地上兴趣班,家长不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而是增加孩子的负担,孩子总是“被安排”,就更加不能自觉学习。一个人真正的兴趣是发自内心、持久、不知疲倦地去做一件事情,被强加的兴趣容易让人觉得累,产生抵触情绪。就像一个人吃多了某样东西都会吃伤,甚至一辈子都不想吃。
此外,家长如果总是把孩子的时间和活动都安排好,孩子就缺乏了很多体验的机会。家长应该学会让孩子“和自己待在一起”,这样才能发掘出孩子的探索精神。例如一些农村的孩子,经常爬树、掏鸟蛋,他们不仅在游戏中收获了快乐,并培养了生存技能。
故事 2
逼孩子苦学变成“魔鬼妈妈”
家长自述:开学一个多月了,女儿的语、数、英三科都分别进行了一次考试。看着卷子上刺眼的红色分数,我的怒火终于压抑不住:“你到底还想不想上学啊?成天脑袋里面除了看电视就是玩,看看你的成绩!”女儿委屈而又倔强地看了看我,欲言又止。接下来,每天除了必须完成的作业,我又给孩子增加了一些课余的练习。她虽然没有提出反对,但我知道她心里其实是有抵抗情绪的。碍于我的威力,她还是勉强完成了。孩子每次作业的错误都能成为我发火的导火线,于是她过去的种种“不对”,都会被我翻出旧账,在女儿心目中我已经成了一个“魔鬼妈妈”!
从知道自己要做母亲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决心要尽力把孩子培育成传说中的“天才”,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我才慢慢发现,那个幻想离自己越来越远。可是面对现实,我仍不想放弃,要求也越来越高。最终,女儿怨声一片,我对自己也越来越没信心!好多次,对孩子发完脾气,我又心疼不已,一边对老公流着眼泪自责“我是个不合格的母亲!”一边又埋怨自己没能控制好情绪。对不起宝贝!是我的不对,我期待你的理解。
——“魔鬼妈妈” 网民 女儿读小学
专家分析
不要以爱的名义操控孩子
很多家长都希望按照所谓的“标准”把孩子培养成“天才”,当孩子不能达到“标准”时,家长就会感到愤怒,继而将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事实上,这部分家长是将自己身上没达成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在孩子身上实现,靠孩子给他争面子。这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有条件的爱”,他们都没想过为什么要把孩子培养成天才。
在亲子教育中,越是对孩子有期待的父母,越容易伤害孩子。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而不是用爱去操控孩子,以爱的名义去让孩子达成父母自己的目标。每一个生命都想成为“自己”,而不是被操控的工具。幸好这位家长醒悟得及时,毕竟孩子才上小学,还有机会让孩子去做回“自己”。
故事 3
过多补习班导致孩子厌学
家长自述:眨眼儿子已经上初三了,过去我一直都是采用“放养式”教育,儿子的学习成绩也是中等水平。但是随着中考的临近,我开始担心儿子的升学问题了,要读好点的大学,必须要先读好高中,所以我决定从初二的暑假开始给孩子补课。那个暑假我一口气给孩子报了数学、英语、物理和作文四个补习班,假期里,儿子每天都奔波于家和补习学校之间。原以为经过一轮补习,孩子的成绩会有所提高,哪知开学后的几次测试,儿子的成绩不仅没升反而还降了,老师反映儿子上课表现得很疲惫,作业也很敷衍了事。
得知情况后,我真后悔假期给他报了太多补习班,导致他现在对学习都没兴趣了。老实说,我的心里也很矛盾,看到别的孩子假期里补这科补那科的,我心里着急啊,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抛在后面。但是孩子如果因此身体变差,厌倦学习的话,更得不偿失。
——徐擎 建筑工程师 儿子读初三
专家分析
家长要学会接纳“有限”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业都表现得很焦虑,总希望孩子学习尽可能多的东西,这是一种“集体性恐慌”的表现。他们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孩子都缺乏自信心,容易产生跟风、从众心理。其实,家长要学会接纳“有限”,明白人的能力、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超人。每一个人都是趋向快乐、逃避痛苦的,如果学习的弦绷得太紧,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汽车开久了都需要保养一下,更何况人。(文:许俏文 嵇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