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子进入初中后,我就愈来愈提醒自己,如果我用上一代的观念来衡量我们的亲子关系,那我将会四处碰壁、“死得”很难看。就在昨天,趁着全家周六外出用餐的美好空档,我向儿子再提这两天困扰我思绪的事情。“儿子,我希望你明白,我对于你订购学校校服竟然高达六百二十元而觉得生气的重点究竟是什么……”不等我说完,用右手帮我开车门的儿子,立刻挺直胸,用左手手掌做了一个阻止的手势──“你不用再说了,我完全明白。”那种表情好像营长对于大头兵急于解释为何犯规,不愿再浪费时间而予以断然拒绝。我胀红着脸,一口气上不来下不去。搞什么,营长和大头兵的角色和声势好像颠倒了吧?
儿子决定不给老妈再次唠叨的机会,他用我的口气说道:“这件事的重点是,第一,我们正在长身体阶段,没有人会一口气订四条夏季长裤、四条冬季长裤。第二,我初中只剩一年,穿不了这许多。第三,我没有问过你的意见,总之很浪费、很愚蠢……”儿子说完,就把车门关上,把我和一肚子气塞进车厢里。“第四,你理直气壮个什么劲,是我要教训你,不是你来教训我。第五,懂了道理,不懂得用心,有什么用?道理对了,态度错了,一样是错!错!错!你就不能很诚恳地谢谢妈妈的教导吗?啊!”我心里犹如火山爆发,火红的岩浆四处奔腾,恨不得把整个车子点燃,可是,这些话还只是喊在心里。
但没有人注意到我的愤怒,儿子和爸爸讨论完要吃什么饭后点心,然后戴起了耳机,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里。可怜的老妈,只能自己和自己交战,我如果选择母亲的威权和面子,和儿子理论到底,周六的晚餐气氛势必被破坏;我如果强压心中的火山,自己将会又呕又伤。
究竟为什么,儿子如此不耐烦?这不是第一次了。初中生就有权利这么呛人?这么自以为聪明吗?如果在从前,做儿女的总会屈服于父母的威权,对于训诲总是低头聆听,对于父母的辛劳,也比较感同身受。
这一切,全都不同了吗?我并不是老派的人,在为人父母的这件事情上面,我也不断鼓励自己,开放、学习、沟通……但是亲子关系里总有一些恒久不变的价值和原则吧。我的意思是,在教导和放手的天秤中,保持平衡并不容易,通常是教导的那端压得太多了,才会被迫松手一些。但如果放手太多,又很怕失控,教导怎样也拉不回了。
给孩子空间,就是给自己空间
从小,我们就认为听父母的话是理所当然的,偶尔顶嘴,心里还是心虚的,怕父母生气。但现代的孩子,资讯的来源丰富而多元,不像我们的父母亲那一辈,家长和老师的意见是两个主流,而且其中的论点和规范重叠性非常高。在我们的成长路途上,遵循规范和读书升学,宰制了大部分人的思维,认为那是出人头地的重要标杆。
而现在,孩子坐在一部电脑前面,他可以通往无数个虚拟国度,更别说和全球网友相互交流了。现代的父母因而面临了两难──他们既要孩子通过更大的学习网来激发个别的潜能和独立的思考,一方面又对传统的功名利禄和威权领导抱持不放。如果现代的父母是难为的,那现代的儿女何尝不是?由于竞争加剧,现代父母的忧虑和介入更深,孩子则在背诵“弟子规”和迎头赶上“十倍速时代”之间瓦解,亲子关系在此面临了水土不服。谁来为剑拔弩张的亲子关系注入新思维、加入润滑剂?答案显然在父母这边。
我一向是个喜欢讲道理的妈,对于自己常能藉古讽今,用寓言式的故事来教导儿子,不免也甚有自信。儿子的“拒绝受教”虽然让我错愕,却也是我要他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展现。如果我要他听我的,恐怕我也必须先听听他的道理。
亲子关系是另一种的知易行难,时代的演进又为其实践增加了困难度。我们如果只想一味移植上一代加诸我们的教育方法,不是适不适当的问题,而是根本行不通。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新亲子关系当中,给孩子空间,就是给自己空间,当他明白你也有退让的时候,孩子会更明白,所谓爱和信任是什么。“妈,我可以点两道菜吗?”儿子突然拔下耳机,回过头来问我,满脸讨喜的笑,刚才那个死营长的悍味全不见了。“当然,你想吃什么都可以……”伴随着欢呼声,儿子做了一个我最喜欢的,一种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表情,化解了我的不快。
我很高兴自己没有借题发挥,抓着儿子的小辫子穷追猛打,父母亲适时的隐忍和反省,在新亲子关系中必然会有合理美好的报偿。
周六全家人的一顿美好晚餐,有什么是比这个更美好的报偿呢?(冷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