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奥数赛揽银奖,各科成绩好的没话说;爱玩“数独”游戏,也爱看《马克思传》;出生在“戏迷之家”的他在学校京剧社团一连唱了五年的“花脸”;多才多艺的他,梦想却是当一名研究生物医学的科学家,这就是本期“小小梦想家”——南京成贤街小学五年级(2)班的杨博硕。
校园梦想家
◎许愿人:杨博硕
◎梦想:成为一名研究生物医学的科学家
◎学校:南京成贤街小学五(2)班
◎年龄:10岁
◎爱好: 读书、音乐
◎曾获奖项:2010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亚洲精英赛银奖;2010年全国小学生英语能力(NECPS)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010年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亚洲精英赛)江苏赛区一等奖;2010第八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江苏省一等奖;2010第八届“希望杯”全国数学三等奖;第20届全国低年级小学生铅笔书法竞赛中获二等奖;由他主唱的成贤街小学创作京歌《校园京韵》获得南京儿童市创作曲目金奖。
数独、扑克“玩”出奥数银奖
博硕在这个暑假刚获得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亚洲精英赛银奖,但在老师和家长看来这个银奖不是“题海战术”攻下来的,而是他凭兴趣“玩”出来的。博硕妈妈告诉记者,孩子从小就对数字敏感,而且很爱“研究”。在孩子3、4岁的时候,他就问妈妈:“‘2+2=4’我知道,可是如果很多个‘2’相加,用加法算多复杂啊,有没有别的办法呢?”别家的孩子都是家长“催着”学运算,但看到儿子自己琢磨着想学,博硕妈妈就“顺水推舟”教了博硕乘法运算。“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是边想边问养成的,是他自己‘要学’,而不是我们‘给他学’。”随着博硕年龄的增长,对于数学的兴趣也日益浓厚,在生活中思考数学问题是他的乐趣。今年暑假的一天,一家人乘车外出,到了站台后博硕就让妈妈先走,自己和爸爸走在后面。见爸妈面面相觑摸不着头脑,博硕解释道:“这样我们就形成了奥数里面的‘追及问题’啦。”
“我就是喜欢研究数学,越是有挑战性的题目我觉得越好玩。”课余时间博硕喜欢和爸妈用扑克算“24点”,现在风靡的“数独”游戏也是他的最爱。不少孩子都是削尖脑袋“钻”奥数,屡获奥数大奖的博硕自己有什么心得呢?“我觉得数学就是把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字组合起来,就在‘玩中学’挺有意思的。”但爱玩数学的博硕,长大后的梦想却不是当一名数学家。“看到很多人生病又治不好很可怜,如果能通过生物试验,研究发明一种药物让人不生病就好了。”原来,博硕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研究生物医学的科学家。
刚满5岁就去学唱京剧
京剧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算是“古董级”的国粹,但它却是杨博硕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生在“戏迷之家”的杨博硕打小就和外婆、外公一块听京剧、看京剧,有时候听的兴起还爱哼上几句。直到博硕懂事,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他和妈妈提出要学京剧。当时的博硕刚满5岁,母亲将他送到江苏省戏剧学校学唱京剧,没想到进入小学后这个“业余爱好”竟变成了“校内课程”,原来博硕所在学校——南京成贤街小学不仅开设京剧课,还有专门的京剧社团。上了二年级以后,博硕正式成了学校京剧社团的成员,每周参加两次活动。为了让孩子接受正规的京剧熏陶,学校聘请了专业京剧演员进行指导,这对杨博硕来说真是如鱼得水。为了让儿子更好的学京剧,博硕的妈妈在网上下载了不少京剧唱段,又买了碟片让博硕看,让他仔细体会名家的唱腔、眼神、动作。每逢节日或家里有人过生日,都由杨博硕来设计、主持联欢,表演才艺。
在书本和京剧中同步学知识
杨博硕学的是铜锤花脸,所以他对色彩强烈、寓意深刻的脸谱特别感兴趣,在家里他常常自己练习画京剧脸谱、设计京剧服装。转眼间,博硕学习京剧已经有5个年头了,“孩子能在京剧中学到课堂上没有的东西,比如在京剧中认识历史人物,再用京剧的方式给我们‘说’故事。”博硕的妈妈告诉记者,儿子最爱给家人讲《赤桑镇》、《铡美案》、《智取威虎山》、《锁五龙》,还能从他的视野评说其中的历史人物。现在随着对京剧的深入学习,除了给家人唱京剧说历史外,博硕已经成了家中的京剧文化的“传播大使”:生旦净末丑的各种行当,京剧脸谱的各种寓意都是他“宣讲”的课题。
别看博硕平日里爱说、爱唱很活泼,但当他静下心来看书的时候谁也打扰不了。博硕的妈妈告诉记者,儿子平时看的书种类很多,文学类、历史类、科普类、哲学类都有。记得博硕8岁的时候提出要看《马克思传》,他说之前在《100位世界名人》中知道马克思很伟大,在妈妈的博士论文中又看到引用马克思的语言,就很想了解马克思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而就在读《马克思传》之前,博硕刚在父亲的指导下读完《时间简史》。(王宛璐)
老师点评
南京成贤街小学数学老师 朱琳
杨博硕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求很严,在课堂上参与讨论也很活跃。可以看出他的课外基础知识就很扎实,课堂上有不少知识点对他来说其实是已经掌握的,但他不会表现出“我会了就不听了”,学习上的踏实使得他各学科都有很优秀。在数学学科上,他做题的思维简洁、清晰而且反应快,和一些“死磕”奥数的孩子不同,杨博硕学的自得其乐。